基于混合擴頻的導航衛星抗干擾技術
2 系統抗干擾性能
衛星信號在到達接收機時,信號強度極低,遠低于熱背景噪聲電平,對接收機的干擾成為干擾衛星導航系統的一種主要手段,從技術角度出發,可分為兩類:壓制性干擾和欺騙性干擾。文中主要針對單頻干擾、脈沖干擾以及噪聲調制干擾中的噪聲調頻、調幅干擾這4種壓制性干擾進行抗干擾分析和測試。
2.1 仿真測試條件
仿真中,為簡便起見,都是基于基帶進行的。直擴碼碼片速率10.23:Mchip/s,信息速率500 bit/s,對于現有導航系統來說,導航信號具有20 460倍的解擴處理增益,Gp=43 dB導航信號帶寬為20.46 MHz,假設內部熱噪聲主要由低噪聲放大器產生,根據接收機靈敏度的計算公式,以及相應接收信號的信噪比為公式,計算出-133 dBm這種典型的接收信號強度的相應信噪比結果如表2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072.htm
若假設LNA噪聲為0.89 dB,接收端信噪比則為-33 dB。文中將主要針對-33 dB這種典型的接收信噪比來進行仿真。
2.2 單頻干擾
單頻干擾是直擴系統中常見的人為連續波干擾,由于擴頻碼的功率譜并不完全均勻,即不同頻率的功率不同,因此進入信號的干擾功率也就不同,使得不同頻率單頻干擾的誤碼性能不同,同時不同碼字的功率譜結構還不同,這些都說心頻率和直接擴頻載波頻率相同時,并非就有最佳的干擾效果。事實上,單頻干擾的誤碼率性能是由擴頻系統的信噪比、信干比、擴頻碼以及單頻干擾的頻率與信號載頻的偏差這4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2中顯示的是單頻干擾頻率與導航信號中心頻率相差為1 Hz時,基于DS/TH的導航衛星系統抗干擾性能仿真。從圖中可以看到,在信噪比為-33 dB,誤碼率為10-4時,加入跳時的方案比傳統導航接收機方案抗干擾性能要好17 dB左右。同時也可清晰看到,隨著信干比的提高,傳統導航接收機的抗干擾曲線出現了明顯的誤碼平層,而DS/TH系統的誤碼率曲線坡度變陡,誤碼率大幅下降。
2.3 脈沖干擾
將高斯脈沖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討論其脈沖形成因子α和高斯導函數的階數這兩個因素。通過改變脈沖形成因子的大小可得到不同的信號帶寬。高斯脈沖波形類似于高斯函數波形,可以不斷地微分下去,峰值頻率和脈沖帶寬都會隨著微分階數的增加而改變。隨著高斯導函數階數的增高,高斯脈沖的峰值頻率也相應提高。在仿真中采用的脈沖波形是最普遍采用的高斯二階導函數,在表面上它具有無限長的持續時間,但是實際上衰減很快。若假定脈沖只在時間窗Tm內為非零值,Tm=2.2α時,所導致的截斷能量誤差會比原始能量小50 dB。
圖3為α=2μs和α=20μs時DS/TH系統抗脈沖干擾性能仿真。在信噪比為-33 dB,誤碼率為10-4時,基于DS/TH的導航系統抗干擾性能比傳統的導航系統改善了20 dB左右。由于脈沖成形因子越大,干擾信號的帶寬就越窄,能量越集中,因此在α=20μs時干擾效果就比α=2μs時要好。另外,由于跳時技術是按照跳時序列選擇時隙來發送信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避由于脈沖干擾所產生的連續性錯誤。
2.4 噪聲調幅,調頻干擾
噪聲調幅特點:已調波的頻譜由載波及兩對稱旁瓣組成,旁瓣形狀與調制波功率譜相似,但數量上減小為1/4。已調信號的頻譜實現了線性搬移,其中心頻率移到了載波頻率ω0處,且頻寬為原來的兩倍。噪聲調幅時,已調信號總功率為載波功率與噪聲旁瓣功率之和,旁瓣功率是已調波中的起伏部分,對被干擾的設備的信號起遮蓋作用,若想提高干擾的效果,可增大旁瓣功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