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狀態機的串口通信協議的設計與實現

        一種基于狀態機的串口通信協議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2-05-1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為解決中的數據傳輸容易出錯、可靠性差、安全性不高且容錯能力低等問題,了一種機的,并將此應用到稱重儀表的上位機中。本文介紹了通信的數據包格式以及其通信機,并給出了協議的部分示例代碼及算法流程圖。在數據包格式定義中通過設置起始標志、數據長度、校驗、結束標志等字段,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并在數據包接收過程中引入機方法,簡化編程模型的同時,提高了通信過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數據傳輸的容錯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913.htm

        關鍵詞:狀態機;串口;通信協議;ATmega168;線程

        串行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等)作為計算機與單片機交互數據的主要接口,廣泛用于各類儀器儀表、工業監測及自動控制領域中。通信協議是需要通信的雙方所達成的一種約定,它對包括數據格式、同步方式、傳送速度、傳送步驟、檢糾錯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義等問題作出統一規定,在雙方的通信中必須共同遵守。在實際應用系統中,如果缺少一個嚴格、合理、規范的串口通信協議,將無法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及通信的可靠性。因此,文中提出一種狀態機串口通信協議的方法:通過合理地設置數據包格式來保證了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引入了狀態機方法,簡化了協議的難度,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同時使通信過程具有較高的容錯能力。

        1 定義數據包格式

        串口通信中最小的的信息單元是數據幀。一個數據幀通常包括起始位、數據位、結束位,另外還可以包含用于檢測傳輸錯誤的“奇偶校驗位”,每個數據幀中傳輸的數據位可以有5、6、7、8或9個。

        c.JPG

        實際通信過程中,數據的發送是一幀一幀地進行,當被傳輸的數據超過一幀時(例如浮點型數據),如果沒有對數據幀進行必要的打包,發送出去的數據將會很難被數據接收方解釋與分析,進而造成數據傳輸混亂與錯誤。因此,在一般應用中有必要將數據幀組裝成數據包再發送。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將數據包定義為如圖1所示。

        1)起始標志表示開始接收一個新的數據包,本協議中規定為0x55。

        2)數據長度命令和附加數據共占的字節數。設置此字段,可方便接收方識別數據包的長度并能夠準確地接收數據包。

        3)命令用來說明數據包的用途。

        4)附加數據 當命令不同時,含義不同。例如,當命令表示數據包的用途為質量時,附加數據用來保存質量數據。

        5)校驗是對命令字段與附加數據字段的所有字節數據的異或校驗。

        6)結束標志表示該數據包結束,本協議中規定為0x56。

        另外,在多機通信中,數據包中還應增加源地址與設備地址等字段。這里主要介紹上位機與下位機之間的通信,因此無需設置源地址與設備地址等字段。

        2 通信狀態機

        2.1 狀態機簡介

        狀態機由事物所處的狀態及引發狀態變化的外部事件兩部分組成。在軟件編程中,事物所處的狀態可以描述為某個程序片斷或函數,而引發狀態變化的處部條件可以理解為條件判斷語句,當條件為真時,事物的狀態發生變化。事物發生變化前的狀態稱為現態,變化后的狀態稱為次態,程序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數字對不同的狀態進行編號?,F態到次態的變化可以通過狀態變量值的改變來描述。

        本協議中需要傳輸的基本信息單元是數據包,數據包一般包含多個數據幀。實際傳輸過程中,數據的傳輸通常是一幀一幀地進行,數據包是被拆分成若干幀數據后再進行傳輸,數據接受方也是分幀接受一個數據包。數據接受方在解釋與分析數據包時可能存在兩個問題:

        1)識別并接收完整的數據包

        對于數據接收方,一個數據包是分若干批到來,在識別包頭與包尾時,也就是幀同步問題,具體編程時存在難度,特別對于已接收部分與未接收部分以及數據接收的進度及狀態的處理。

        2)數據傳輸時的容錯能力

        數據傳輸過程中已經出現錯誤時,系統應該具有擺脫錯誤狀態,恢復到正常狀態的能力。例如,當一個數據包只傳輸完一部分時,因為未知故障,下一個數據包就開始傳輸,系統應該能識別出傳輸錯誤,拋棄前一個出錯的數據包,并且能正確接收下一個數據包。實際編程時處理這種問題難度較大,結果很可能會出現將第一個數據包的前一部分與第二個數據包的前一部分拼裝成一個新的數據包的情況,這就損失了兩個數據包,最嚴重的結果可能是系統無法從錯誤中恢復,這就嚴重降低了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為解決上面提出的兩個問題,本協議引入了狀態機。在狀態機中,狀態的變化依賴于外部觸發條件,當條件滿足時,狀態將發生變化。本協議中將數據包接收的各個階段定義為不同的狀態,將接收一幀新的數據或數據處理的結果作為外部觸發條件,從而達到狀態改變的目的,最終完成一個數據包的接收與校驗。

        2.2 串口通信狀態圖

        串口通信協議中,發送數據包時一般不需引入狀態機,這主要是為提高發送速率和簡化編程模型而考慮的。本協議中主要針對數據接收過程建立狀態機。數據接收狀態圖如圖2所示。

        a.JPG

        串口通信的數據接收過程如下:當未開始接收數據包或發現數據傳輸出錯時,系統進入空閑狀態;當數接收到數據包0x55(起始標志)時,變為收到起始標志狀態,如果收到的數據不為0x55,系統繼續保持空閑狀態;進入收到起始標志狀態后,新接收到的任何數據將被當作數據包中命令與附加數據的總字節數(記為LEN),系統進入收到數據長度狀態;繼續接收新的數據,直至接到新收到的數據總字節數達到LEN +2,進入檢驗結束標志狀態;這時可以檢驗結束標志是否為0x56,如果是,說明傳輸正確,否則傳輸出錯,出錯后應查找接收緩沖區中本數據包的起始標志后有無其它起始標志,如果沒有發現起始標志,系統應進入空閑狀態,否則應直接進入接收到起始標志狀態,這樣可提高系統容錯能力,方便系統從錯誤中恢復。檢驗結柬標志正確后,進入數據校驗狀態;校驗結果如果正確,數據包接收完成,否則說明傳輸出錯,系統進入空閑狀態。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小金县| 甘孜| 富宁县| 剑阁县| 九江市| 裕民县| 胶州市| 潮安县| 古浪县| 广东省| 崇左市| 隆昌县| 达州市| 岳池县| 宜阳县| 延津县| 连城县| 临猗县| 清水河县| 康保县| 刚察县| 济源市| 仙游县| 保亭| 元谋县| 林甸县| 阜平县| 长寿区| 晋中市| 体育| 寿光市| 芒康县| 长治县| 沁阳市| 泸西县| 宁强县| 额济纳旗| 常宁市| 盐亭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