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未來手機RF前端設計解析

        未來手機RF前端設計解析

        作者: 時間:2012-05-23 來源:網絡 收藏

        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巨大的變革。面世伊始僅供人們通話和收發短信的,現在已經轉變為多功能手持設備,融電話、Web瀏覽器、短信工具、照相機、游戲機、MP3播放器和很多實用功能于一體,能夠滿足人們的移動信息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874.htm

        此外,當前的用戶不僅需要這些功能,而且還要求能夠隨時隨地使用這些功能。這種移動技術需要兼容多個頻段和多種調制標準。由于功能復雜,且消費者喜愛小巧機型,人員因此面臨強大壓力,必須以更低的物料清單(BOM)成本和創記錄的交付時間來提供產品,才能滿足市場對于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期望。

        如此嚴格的要求促使人員改變了對的評估測試方式。本文將討論上述需求對于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新方法來增強多功能手機的用戶體驗。

        已涉足此行業數年的設計工程師可能還記得,幾年前,語音是決定產品性能的關鍵因素,最常使用的調制格式是GSM/GPRS,手機的外形較大,部分所占用的印刷電路板(PCB)面積也較多,性能是關注的焦點。

        1.jpg

        天線位于手機外部

        天線位于手機外部(如圖1所示),采用短截線天線或能夠拉出收回的滑動型天線,其效率遠優于當前手機中的天線。這類手機僅支持純語音呼叫,用戶要將手機拿至貼近頭部的位置。因此,天線的設計是在相對了解的環境中進行的,能夠實現設計的優化。

        直至今天,這依然很重要,因為功率放大器(PA)對于通話時間影響很大,而這直接關系到使用某種型號或某個品牌手機時的用戶體驗。如果設計人員能夠優化手機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電流消耗,那么該產品在消費者市場中會占據更有力的競爭地位。天線及其實際性能間的一致性使得手機設計人員能夠通過天線與PA的阻抗匹配靈活地優化設計,以便盡可能高效地提供最高功率。

        2.jpg

        手機設計今非昔比

        時光荏苒,手機市場發生了巨變。現在的關注焦點是應用處理器和組件,專注于軟件應用勝過提升用戶體驗。目前,手機外形更為小巧,但在很多情況下,為了實現這些獨特外形,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性能。現在的手機采用的是貼片天線或平面倒F天線(PIFA)(參見圖2),多數情況下它們的效率低于過去的天線。

        現在的手機采用的是貼片天線或平面倒F天線

        不過,為了解決設計人員面臨的難題,一些手機轉而采用過去的短截線天線。這種性能與外形尺寸間的取舍,會直接影響電池壽命、通話時間和網絡可用性方面的用戶體驗,因為天線選擇及其使用環境會影響PA的工作。

        例如,電壓駐波比(VSWR)就體現了這是如何影響PA的。當前的手機工作在三種基本配置下。一種是用戶按傳統方式將手機貼在頭部附近通話,或者置于頭部前方,使用揚聲器通話,還有一種情況是手機并沒有握在手里,而是與用戶有一定的距離。

        天線的VSWR性能差別很大,這只是其中的三種主要場景,實際上,由于手指和手掌的位置不同,存在很多種使用狀況,但為簡單起見,本文僅討論以上三種情況。有關天線VSWR性能的差別請參見圖3。

        天線的VSWR性能

        3.jpg

        圖3:手機中PIFA天線的VSWR性能

        這些頻率響應說明了在當前新一代手機中,PA面臨的不同VSWR要求。對于這類手機,在頻段邊緣,PA對應的VSWR范圍為5:1到2:1。VSWR性能還會影響接收靈敏度。許多手機設計人員涌來評估的通常做法是,在50歐姆實驗室環境中測量性能。

        實際上,這種方法對于今天的設計已不再適用,因為PA所面對的阻抗是不可預測的。設計人員要優化解決方案,以為終端用戶提供最佳通話時間,就必須著手在不同的VSWR條件下檢測RF前端。

        諸如3GPP等標準委員會制定了空中測試(OTA)要求。一般來說,這些要求要比運營商的要寬松得多,因為后者需要更嚴格的OTA性能。運營商為其手機設置的典型值為傳導RF輸出功率-11dB。

        根據GSM850標準,這相當于22dBmOTA要求,因為傳導輸出功率要求設置為33dBm,而天線效率和傳播效果隨頻率不同,會有-11dB的損耗。如果RF前端都按照這些要求進行評估和對比,這些OTA要求就能直接應用于50歐姆系統。

        GSM功率控制架構對通話時間的影響

        當前行業中GSM手機采用最廣泛的三種架構分別是電流控制、電壓控制和功率檢測。圖4、圖5和圖6分別給出了這三種架構的簡化框圖。

        電流控制

        4.jpg

        圖4:電流控制模塊圖

        圖4中的電流控制架構是一種間接控制的方案,它監控電流并使其保持恒定。這種方法將電流與功率相關聯,只要電流與功率之間的關系保持恒定(僅當負載電阻不變時),就能非常出色地控制功率。控制功率的方法是:通過調整放大器的基級偏壓來控制增益,進而實現功率控制。

        電流控制

        5.jpg

        圖5:電壓控制模塊圖

        圖5為電壓控制示意圖,它與電流控制類似,也是一種間接控制方法,只是將電壓而非電流與功率相關聯。這種方法非常類似電流控制,只要負載電阻恒定且電壓和功率間的關系保持不變,就能工作良好。與電流控制相似,在電壓控制中,通過調節集電極電壓而非基級偏壓來控制功率。

        功率檢測

        6.jp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班玛县| 时尚| 电白县| 扶风县| 遂川县| 定结县| 阳泉市| 屯门区| 漾濞| 繁峙县| 平阳县| 洪雅县| 雷州市| 边坝县| 八宿县| 临沧市| 茂名市| 济宁市| 内黄县| 分宜县| 伊金霍洛旗| 乌苏市| 丘北县| 宣城市| 尼勒克县| 乐山市| 西乌珠穆沁旗| 高碑店市| 田东县| 铜陵市| 布拖县| 外汇| 和平县| 甘肃省| 尖扎县| 乐平市| 山阳县| 屏边| 克拉玛依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