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展望
1.4 精準的后勤保障
戰場后勤保障是物聯網技術在未來軍事領域的另一主要應用,物聯網技術為科學、精準的后勤保障提供了可能。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科學性,避免盲目性。依托電子標簽和物聯網,實現對物資的籌劃、生產、配送、接收、儲存等智能感知與動態管控,實現更好的基于位置的服務,及時調整保障計劃和行動,實現保障力量和資源的適時、適地、適量的科學調配與運用。
(2)保證后勤保障物流體系的高效運轉。利用電子標簽和物聯網,建立物資在儲、在運和在用狀態的自動感知與智能控制信息系統,以實現自動識別、快速定位、規范分類、順暢收發、科學管理,實現從生產線、倉庫到戰場、單兵的全程的動態監控。
(3)提高戰場維修的時效性。通過各種內嵌的診斷傳感芯片,及時了解裝備各部件的完好情況,并通過網絡就近訂購所需零部件,保障節點或基地提前做好準備,做到隨到隨修、隨時供應。
(4)實現實時伴隨的衛勤保障。利用生物特征識別和物聯網,建立以單兵生命電子監測為基礎的衛勤保障信息鏈,實現對傷病員的身份確認、定位搜救、動態監測和病歷追溯,有針對性地做好救援準備,科學調度衛勤力量與資源,全面提升衛勤保障能力。
(5)提高后勤保障的安全性。基于物聯網的后勤保障體系將具備網絡化、非線性等結構特征,具有很強的抗干擾、抗打擊、抗破壞能力;此外,依托物聯網技術,可以使后勤保障工作與整個信息化戰場更好地融為一體,實現后勤保障與作戰行動的一體化。
1.5 靈敏的核生化威脅監測
依托納米生物等先進傳感器芯片技術,可以研制高度靈敏的核化生武器監測預警系統,以在第一現場、第一時間自動偵察感知、實時動態監測可能存在的核生化威脅,從而實現“三防”預警。“三防”處置機構可通過遠程網絡實時掌控并協同處置作業,以提高反應速度和處置效果。國外在這方面的許多研究成果已逐漸走向實用化。例如,美國的Cyrano Sciences公司研制的一種專用智能芯片CyranoNoseChip,就
可將化學檢測技術和數據解釋功能組合在一起。利用它可創建一個低成本的化學傳感器系統,用于捕獲和解釋數據,并提供實時告警,以應對恐怖分子利用化學武器進行的攻擊。無線通信設備用的是IBM公司的WebSphere MQ Everyplace,就可以在電腦上運行遠程監控和服務器程序。再如,美國能源部的反恐部門正在開發研究一種地鐵/車站生化武器襲擊告警/防范系統,它將可檢測有毒氣體的化學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技術融為一體,并可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監視。戰場上,利用撒布在目標區域的眾多核生化傳感器組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可以有效避免核生化反應部隊直接暴露于輻射環境之下。
2 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推廣應用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為得到推廣應用,還需要解決幾個主要問題。
2.1 標準化問題
物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需要標準的軟硬件與傳感器技術、統一的物體身份標識與編碼系統、通用的數據接口與通信協議、互聯互通的網絡平臺等,才能讓遍布于各個角落的物體接入網絡,以實現“物聯”。各種協議、接口、信號、數據如何統一,過去的物體、裝備和系統如何經改造或升級后融入新的物聯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限制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得到應用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可以說,標準化工作做不好,軍用物聯網將無法做大、做強。
2.2 信息安全問題
如何保證信息安全是在軍事領域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的過程中需要突破的重大難關之一。由于物聯網中的眾多物體是通過無線方式實現互聯,眾多信息都是通過無線方式實現互通的,因此,必須解決好信息安全、通信安全等難題,才有可能使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得到應用。
2.3 資金成本問題
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推廣應用涉及眾多傳感器、無線通信與數據傳輸設備、軟件與數據庫、網絡與信息系統的開發研制,因而需要投入大量經費,在各方面成本一時還無法大幅降低以及各方利益模式尚未成熟成型的背景下,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推廣速度將受到一定限制。
2.4 裝備管理問題
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推廣應用將給裝備使用和管理帶來深刻變革,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物與物之間比較孤立狀況下的思路,以系統化、網絡化、信息化、一體化的觀念和方法來管理依托物聯網融為一體的各種裝備,以形成合力、實現倍增。
2.5 人員素質問題
雖然目前在武器裝備研制中都在盡力提高人機友好性,但是,隨著物聯網在軍事領域的推廣應用,還將不可避免地引入眾多新技術、新設備,這就需要廣大部隊指戰員不斷充實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能,以適應物聯網技術帶來的新趨勢和新挑戰。
3 結語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推廣應用,必將帶來新的軍事變革,同時將對裝備和部隊的建設、作戰環境和樣式的變化等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物聯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還有許多核心技術和關鍵問題需要解決,還需走過一段比較漫長的發展道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711.htm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