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SMT電路板安裝設計方案

        SMT電路板安裝設計方案

        作者: 時間:2010-04-07 來源:網絡 收藏

        什么是
          就是表面組裝技術(表面貼裝技術)(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縮寫),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
          有何特點
          組裝密度高、電子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插裝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電子產品體積縮小40%~60%,重量減輕60%~80%。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強。焊點缺陷率低。
          高頻特性好。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
          易于實現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達30%~50%。 節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時間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1958.htm

        6.3.1 SMT

        采用SMT的方法和工藝過程完全不同于通孔插裝式元器件的方法和工藝過程。目前,在應用SMT技術的電子產品中,有一些是全部都采用了SMT元器件的電路,但還可見到所謂的“混裝工藝”,即在同一塊印制上,既有插裝的傳統THT元器件,又有表面安裝的SMT元器件。這樣,電路的安裝結構就有很多種。

        6.3.1.1 三種SMT安裝結構及裝配焊接工藝流程

        ⑴ 第一種裝配結構:全部采用表面安裝

        印制板上沒有通孔插裝元器件,各種SMD和SMC被貼裝在的一面或兩側,如圖6.13(a)所示。

        ⑵ 第二種裝配結構:雙面混合安裝

        如圖6.13(b)所示,在印制電路板的A面(也稱“元件面”)上,既有通孔插裝元器件,又有各種SMT元器件;在印制板的B面(也稱“焊接面”)上,只裝配體積較小的SMD晶體管和SMC元件。

        ⑶ 第三種裝配結構:兩面分別安裝

        在印制板的A面上只安裝通孔插裝元器件,而小型的SMT元器件貼裝在印制板的B面上,見圖(c)。

        圖6.13 三種SMT安裝結構示意圖

        可以認為,第一種裝配結構能夠充分體現出SMT的技術優勢,這種印制電路板最終將會價格最便宜、體積最小。但許多專家仍然認為,后兩種混合裝配的印制板也具有很好的前景,因為它們不僅發揮了SMT貼裝的優點,同時還可以解決某些元件至今不能采用表面裝配形式的問題。

        從印制電路板的裝配焊接工藝來看,第三種裝配結構除了要使用貼片膠把SMT元器件粘貼在印制板上以外,其余和傳統的通孔插裝方式的區別不大,特別是可以利用現在已經比較普及的波峰焊設備進行焊接,工藝技術上也比較成熟;而前兩種裝配結構一般都需要添加再流焊設備。

        6.3.1.2 SMT印制板波峰焊工藝流程

        在上述第三種SMT裝配結構下,印制板采用波峰焊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波峰焊相關文章:波峰焊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博白县| 蛟河市| 巴林右旗| 聊城市| 葵青区| 合江县| 靖州| 资溪县| 岢岚县| 金塔县| 攀枝花市| 启东市| 华池县| 含山县| 天柱县| 乌苏市| 安庆市| 凤山县| 策勒县| 拜泉县| 尤溪县| 通城县| 米林县| 商洛市| 治多县| 武山县| 梅河口市| 大同市| 手游| 白水县| 肃南| 泸水县| 天等县| 枣庄市| 深泽县| 昆明市| 固镇县| 镇雄县| 闽清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