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有限狀態機的嵌入式Linux按鍵驅動設計

        有限狀態機的嵌入式Linux按鍵驅動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5-27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一般的程序通常非常簡單。在程序中一旦檢測到輸入口為低電平時,就采用軟件延時10 ms后再次檢測輸入口。如果仍然是低電平則表示有按鍵按下,便轉入執行按鍵處理程序;否則,當按鍵輸入口為高電平,就會放棄本次按鍵的檢測,重新開始一次按鍵檢測過程。這種方式不僅由于采用了軟件延時而使得MCU的效率降低,同時也不容易同系統中其他功能模塊協調工作,且系統的實時性也差。本文把單個按鍵作為一個簡單的系統,根據機的原理對其動作的操作和確認的過程進行分析,并用圖表示出來,然后根據圖編寫出按鍵接口程序。

        1 基于狀態機的簡單按鍵

        在一個系統中,按鍵的操作是隨機的。為了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在按鍵的時候,利用S3C2440的外部中斷來實現對按鍵的處理。很明顯,系統的輸入信號與按鍵連接的I/O口電平,“1”表示按鍵處于開放狀態,“0”表示按鍵處于閉合狀態。而系統的輸出信號則表示檢測和確認到一次按鍵的閉合操作,用“1”表示。

        圖1給出了一個簡單按鍵狀態機的狀態轉換圖。



        在圖中,將1次按鍵完整的操作分解為3個狀態。其中,狀態0為按鍵的初始狀態,當按鍵輸入為“1”時,表示按鍵處于開放,輸出“0”(I/0),下一狀態仍為狀態0;當按鍵輸入為“0”時,表示按鍵閉合,但輸出還是“0”(沒有經過消抖,不能確認按鍵真正按下),下一狀態進入狀態1。

        狀態1為按鍵閉合確認狀態,它表示在10 ms前按鍵為閉合的,因此當再次檢測到按鍵輸入為“0”時,可以確認按鍵被按下了(經過10 ms的消抖);輸出“1”則表示確認按鍵閉合(0/1),下一狀態進入狀態2。而當再次檢測到按鍵的輸入為“1”時,表示按鍵可能處在抖動干擾;輸出為“0”(I/0),下一狀態返回到狀態0。這樣,利用狀態1,實現了按鍵的消抖處理。狀態2為等待按鍵釋放狀態,因為只有等按鍵釋放后,一次完整的按鍵操作過程才算完成。

        對圖1的分析可知,在一次按鍵操作的整個過程中,按鍵的狀態是從狀態0→狀態1→狀態2,最后返回到狀態0的,并且在整個過程中,按鍵的輸出信號僅在狀態1時給出了唯一的一次確認按鍵閉合的信號“1”,其他狀態均輸出“0”。因此,圖1狀態機所表示的按鍵系統,不僅克服了按鍵抖動的問題,同時也確保在一次按鍵的整個過程中,系統只輸出一次按鍵閉合信號(“1”)。

        2 具有連發功能的按鍵驅動

        上面介紹的是最簡單的情況,不管按鍵被按下的時間保持多長,在這個按鍵的整個過程中都只給出了一次確認的輸出。但是有些場合為了方便使用者,根據使用者按按鍵的時間多少來確定是否按鍵“連發”。例如,在設置時鐘時,按按鍵的時間較短時,設置加1;按按鍵時間較長時,設置加10,這時就需要根據按按鍵的時間長短來確定具體輸出。圖2是將按鍵驅動設計為具有連發功能狀態機的狀態轉換圖。



        當按鍵按下后1 s內釋放了,系統輸出為1;當按鍵按下后1 s沒有釋放,那么以后每隔0.5 s,輸出為2,直到按鍵釋放為止。如果系統輸出1,應用程序將變量加1;如果系統輸出2,應用程序將變量加10。這樣按鍵驅動就有了處理連發按鍵的功能了。

        3 程序設計

        由于篇幅所限,下面只給出按鍵驅動的關鍵程序,按鍵中斷處理程序和時間處理函數: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常山县| 鹿邑县| 江川县| 宜兰县| 独山县| 北安市| 宁明县| 桃园县| 双鸭山市| 孝感市| 张掖市| 祁连县| 多伦县| 忻州市| 长海县| 阿坝| 彰化县| 桂东县| 新昌县| 海城市| 石泉县| 开平市| 东宁县| 临漳县| 井研县| 永丰县| 健康| 遵义县| 桐城市| 沙雅县| 南安市| 图木舒克市| 晴隆县| 扬中市| 东平县| 荆州市| 阳江市| 马尔康县| 周至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