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調整產業結構 璧山打造千億級機器人產業

        調整產業結構 璧山打造千億級機器人產業

        —— 璧山將以發展特種機器人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
        作者: 時間:2013-07-12 來源:重慶日報 收藏

          繼兩江新區后,重慶市又一區縣發力產業。昨日來自璧山經濟外貿委的消息稱,由該縣與重慶大學編制的“中國璧山光電子()產業發展規劃”已進入評審階段。按擬定的初步思路,璧山將以發展特種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力爭2020年實現機器人產業規模千億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431.htm

            目光瞄準特種機器人

          由機器人清洗樓宇、擦玻璃、完成高空作業……未來,這些都將成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全球勞動力成本整體上升,先進制造業對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需求升級,人們對生活質量、工作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機器人作為最佳的替代,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

          “我們擬定的目標是,力爭經過5~10年,建成全國特種機器人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璧山縣經濟外貿委副主任楊伙清表示,該縣將以特種機器人為特色,打造機器人及相關產業,作為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實現璧山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支撐產業。

          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璧山在機器人產業方面的生產、研發能力還略顯“稚嫩”。為了快速切入這一產業,璧山將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實現技術突破,大力引進整機、核心元部件及其他配套企業進駐。到2015年,力爭機器人及相關產業規模超500億元、新引進企業100家;2020年產業規模要達到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80億元、新引進企業200家。

            將建5平方公里機器人產業園

          千億產值如何組成?楊伙清說,將包含四大方面的重頭戲,包括工業機器手產業、特種機器人產業、核心元部件、零部件制造企業。

          “我們的工業機器手產業,將重點發展裝備機械手、焊接機械手、涂漆機械手、搬運機械手等產品。”他稱,到2020年,璧山造工業機器手的年銷售收入將達300億元。

          第二個重頭戲則是以高空作業裝置為突破口,發展特種機器人產業。包括消防機器人、排險機器人、防暴機器人等,同步發展特種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產業。到2020年,這一板塊的年銷售收入將達300億元。

          “機器人整機的發展,離不開零部件企業的支撐。”楊伙清表示,按照規劃,到2020年,璧山的機器人核心元部件、普通機械零部件也將形成規模效應,保守估算,未來該縣機器人產業的零部件采購大單預計可達400億元。

          為了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璧山計劃在璧山工業園工業大道以南規劃5平方公里的光電(機器人)產業園,首期啟動建設1平方公里,從而大力引進機器人及相關產業制造企業,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集群。

          看好產業發展前景

          “我們非常看好機器人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楊伙清稱,近年來,璧山大力發展筆電配套產業和裝備制造產業,現有筆電配套企業180多家、裝備制造企業890家。為提高作業和管理效率,這些企業都亟待引進一批先進的機器人裝備來助力生產。擺在“家門口”的需求,無疑給璧山造機器人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此外,隨著重慶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每年有大量重特大項目開工,尤其是高空作業裝置需求旺盛,高空清洗機器人的需求將快速增加。“此外,由于重慶城市道路、橋梁、隧道總量顯著增加,城市改造、市政建設作業量急劇上升,橋梁檢修裝置、清掃機器人、消防機器人等需求也很旺盛。”楊伙清說。

          相關

          三大新支柱助力璧山轉型

          培育機器人產業,只是璧山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其中“一步棋”。未來,璧山的、醫藥食品同樣會出現很多閃光點。

          在幾年前,璧山工業的主導產業原本是機械制造、建筑建材、皮革皮鞋。而現如今,該縣的支柱產業已改頭換面,調整為裝備制造、、醫藥食品。

          從2009年以來,璧山關閉了344家工業污染企業,其中最大的一家企業年產值達19億元。璧山縣經濟外貿委副主任楊伙清表示,關閉污染企業,為的是提升城市和產業的發展空間。為此,璧山決定不遺余力推動深綠型生態化城市建設,高標準建設重慶臺商工業園、西永微電子產業園拓展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轉化成了產業競爭力。現在,這里每3天就有1家筆電配套企業簽約落戶,每4天就有一家建成投產。此外,璧山還將引進打印機、傳真機等配套企業,相關項目將在近期簽約。

          “今年1~5月,我們的醫藥食品企業已達到了122家,產值17億元。”楊伙清稱,在食品方面,璧山此前已引進了統一食品、美多食品等企業。下一步,該縣將推動統一上馬二期工程,生產方便面等產品。此外,還將利用百萬畝蔬菜基地,發展蔬菜冷藏包裝等新產品。另外,為推動醫藥產業的發展,璧山正在商談引進生物制藥項目。

            應對“嚴冬” 國際復合材料逆市海外擴張

          “對國內玻纖行業而言,現在正處于嚴冬階段。”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遠近日表示,為順應市場變化,該公司決定主動進行轉型升級,除了布局中東等新興市場,還在虧損的情況下加大了研發投入。

          行業產能過剩導致虧損

          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優質無堿玻璃纖維系列產品。目前,其玻纖年產能為55萬噸,排名全球第三、中國第二。

          “前些年,由于玻纖行業紅火,國內市場很多項目一哄而上,導致競爭空前加劇。”姚遠透露,目前,每噸玻纖的市場均價已由去年的7000多元下滑至6600元左右。

          同時,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給整個玻纖市場帶來較大影響,加上發達國家采取了貿易保護,促使國際復合材料的出口出現大幅下滑。不僅如此,企業還遭遇了成本上升的考驗,現在產品毛利率已由去年的30%~35%,降至了現在的15%左右。

          姚遠說,為了降低虧損,公司的11條生產線中,正常生產的僅9條。

          將新增產能轉移至海外

          “為了應對當前的困難,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姚遠透露,其中一項重頭戲是將產能向國外轉移。

          2011年5月,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從全球最大玻纖企業手中收購了一家巴西玻纖公司100%的股份,由此拉開了全球化的序幕。

          今年,該公司又再度出手,出資控股了中東一家玻纖企業,持股比例為60%。“國際化故事很誘人,但風險也大。在進行全球化擴張時,我們決定將之前的收購方式調整為控股方式。”姚遠說,年內,這家中東的玻纖企業就將進行技改升級,預計明年,其產能將從現在的2萬噸提升至8萬噸,未來最終產能將力爭達到20萬噸。

          此外,國際復合材料還著手在歐洲、俄羅斯、北美、巴西建立銷售公司,姚遠認為,這些轉型期的布局,將給企業未來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虧損時仍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在將新增產能轉移至海外的同時,即便是在虧損的情況下,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仍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姚遠說,近年來,該公司專利申報大幅增長,針對研發人員,公司提出每年拿出100萬元進行獎勵,最高單人獎勵100萬元。近5年來,該公司研發及設備方面的投入超過1億元。同時,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還在與成都中科院化學所以及國外專家合作,自主開發低成本玻纖用化工原料,目前部分產品已經取得進展。



        關鍵詞: 電子信息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玛多县| 京山县| 梁山县| 新化县| 宝清县| 临泽县| 阳西县| 体育| 沂源县| 东安县| 保山市| 泸水县| 永吉县| 休宁县| 芦山县| 德昌县| 额济纳旗| 舞钢市| 宁阳县| 铜陵市| 高邮市| 临汾市| 宁河县| 通渭县| 方城县| 汾阳市| 岑溪市| 东丰县| 富源县| 曲周县| 上蔡县| 张掖市| 丰台区| 织金县| 时尚| 上栗县| 鱼台县| 宜良县| 高雄县|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