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報:紫光收購展訊的“兩面”
在國內A股重挫之際,另一則半導體業重磅新聞引爆:紫光集團以每股28.5美元的價格向展訊提出全資收購邀約,收購總價約14.8億美元。在收購公告前一日,展訊通信收盤價在22.29美元,對比紫光28.5美元的收購邀約價,每股溢價6.21美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筆收購成功可能性極大。如果此次收購成功,將不僅成為自美光科技以44億美元價格收購爾必達以來半導體行業內規模最大的一項交易,同時也開創了國企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首例,或將引發連鎖反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127.htm展訊是國內半導體業的龍頭企業,近年業績表現搶眼。2012年財報顯示,其凈利潤高達7.25億美元,2013年第一季度展訊營收達89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展訊近日還上調了第二季度銷售收入預期將達到2.7億美元~2.78億美元,較此前預期有較大幅度上升。但半導體業股整體在納斯達克表現低迷,10倍左右的市盈率完全不能與國內A股動輒30倍~40倍的市盈率相比,其10億美元的市值阻礙了展訊的擴張式發展。因而,業界認為展訊被收購后,將有可能從納斯達克股市退出,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再重回A股上市。
回歸A股對展訊未來的融資發展應當更有利。在半導體行業,收購是公司擴張的主要手段,集中也是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作為3G、LTE芯片廠商之一,展訊在TD-LTE芯片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雖然中國即將發放TD-LTE牌照,但TD-LTE仍具有不可預測的風險,并且LTE競爭將更趨激烈,國外巨頭布局頻仍,多模多頻、向LTE-A演進的挑戰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行業的整合并購亦不可避免。專家預計,如果展訊回歸A股,市值將可以達到或接近50億美元,如果考慮到未來兩年的增長,市值將可以達到100億美元甚至更高,通過資本運作收購的空間將大幅提升。
但業界也在質疑此舉是否會使展訊成為“國有化”公司?據未經證實消息,此次出資的不僅有國有資本,也有其他資本參與,國資應當只是股東之一。雖然紫光邀約收購展訊應當是有國有資本參與的私有化,但并不意味著展訊的國有化。因此,展訊仍會保持經營決策的自主權。
此外,展訊回歸A股意味著更多本土資本加入,展訊將變身為真正的本土公司。鑒于這幾年大陸通信及IC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以及國家對IC產業的扶植力度加大,展訊回歸將能獲得更多的政府支持。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對此的解讀是,可能是考量到聯發科與晨星若最終合并會對展訊等中國IC設計企業產生沖擊,紫光集團出手收購展訊將成為應對沖擊的最佳選擇。在中國政府的助力下,作為IC設計龍頭企業的展訊或將加速發展。
當然,看來是“皆大歡喜”的收購仍存在潛在風險。一旦收購成功,展訊將變身非上市公司,如果展訊不能很好地解決管理層的利益及權利問題,導致核心員工流失,那有可能導致展訊就此沉淪。并且,展訊一旦被收購退市,未來也將很難切入國際手機品牌大廠供應鏈。但相信在其董事長李力游這一“農民文化”倡導者和力行者的領導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形下,未來將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展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