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那些開創未來的十年:晶體管計算機(1951-1960)

        那些開創未來的十年:晶體管計算機(1951-1960)

        作者: 時間:2013-02-16 來源:《連線》 收藏

          今天的連載把我們帶回到1951-1960年代,這個時候從真空管轉向了,出現了第一張實現數字掃描的照片,呼啦圈為塑料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964.htm

          1953年:()

          40年代的時候,計算機成為現實,但它仍然的仍然是真空管。早期的計算機,例如英國的Colossus計算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ENIAC計算機,使用的都是數千個像燈泡一樣工作的玻璃圓柱體,這些真空管不僅體積巨大,而且運行速度慢,能耗高。它們還會產生巨大的熱量,生命周期也很短。但到1953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位研究員迪克·格利姆代爾(Dick Grimsdale)制造了一臺基于固態的計算機。

          40年代,貝爾實驗室的三名研究員約翰·巴丁(John Bardeen)、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和沃爾特·豪澤·布拉坦(Walter Houser Brattain)發明了晶體管。與三極真空管一樣,晶體管也可以存儲信息,但它依賴于鍺等半導體材料,因此體積更小,速度更快,發熱更小,壽命更長。

          

         

         

          曼徹斯特大學的實驗機被廣泛看作是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不過控制數據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和貝爾實驗室迅速推出了基于這項技術的商用計算機。到1957年,IBM也放棄了真空管,推出了一臺包括2000個晶體管的計算機。

          今天,晶體管仍在使用,但它的體積更加小巧。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關鍵詞: 晶體管 計算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西青区| 雷州市| 柘城县| 盐津县| 来宾市| 航空| 临武县| 大姚县| 买车| 固镇县| 镇远县| 富川| 镇沅| 乌兰察布市| 泰州市| 庆元县| 乌拉特中旗| 射洪县| 犍为县| 招远市| 运城市| 南开区| 浦县| 安庆市| 温宿县| 梁山县| 霸州市| 百色市| 方山县| 蓬溪县| 双江| 潜山县| 茶陵县| 吉隆县| 巍山| 苍南县| 罗山县| 璧山县| 泸西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