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那些開創未來的十年:曼哈頓項目(1941-1950)

        那些開創未來的十年:曼哈頓項目(1941-1950)

        作者: 時間:2013-02-16 來源:《連線》 收藏

          今天的連載把我們帶回到1941-1950年代,這個時候永久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寶麗來使得照片實現了即時沖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963.htm

          1942年:(科學)

          1941年6月28日,也就是美國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幾個月,羅斯福總統簽署了8807號總統令,宣布建立國防科學研發辦公室。這個機構負責協調美國軍方的科學研究,包括隨后發展成為“”的秘密“S-1鈾委員會”。

          1939年戰爭初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萊奧·齊拉特(Leo Szilard)等物理學家致信羅斯福,介紹了德國的一個通過原子動力制造具有前所未有破壞力的炸彈的項目。美國迅速確定和尋找放射性物質鈾的來源,并快速啟動一個項目來釋放這種物質的能量。S-1委員會發布了數份報告,介紹了這種物質如何進行濃縮進而生產

          到1942年,正式啟動。這個巨大的工程使用了13萬人,耗費約20億美元(相當于如今的258億美元),這樣美國成功創造并試驗了世界上第一枚。核反應堆生產出的濃縮鈾和新發現的钚物質為這種炸彈提供了能量。1945年,美國陸軍在新墨西哥州的Trinity試驗上引爆了第一枚核裝置。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表示,此次試驗將宗教經典《薄迦梵歌》中的話變成了現實:“現在我死了,世界的破壞者。”

          

         

         

          戰爭期間只使用了兩枚原子彈,即“大胖子”和“小男孩”。這兩枚炸彈對日本廣島和長崎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導致數十萬人喪生。整個世界真正見識了這種原子破壞力的潛力,隨后幾十年一直生活在美蘇可能爆發核戰爭的陰影之下。自那以后,核物理學,無論是應用于核電站還是威力巨大的爆炸物,都不斷地提醒著人們,科學既能帶來福祉,也能帶來破壞。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苍山县| 灯塔市| 南阳市| 涟水县| 崇左市| 曲周县| 襄城县| 长治县| 汤阴县| 广东省| 昭觉县| 银川市| 青海省| 衡阳市| 禹城市| 德州市| 嵊州市| 秦皇岛市| 河西区| 油尖旺区| 昭通市| 乐陵市| 枣强县| 云南省| 常熟市| 彰化县| 瑞丽市| 长岭县| 安宁市| 廊坊市| 陆河县| 罗城| 齐河县| 元阳县| 阜城县| 德惠市| 夏津县| 万年县| 洪湖市|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