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日產英菲尼迪Q50 全球首次采用電控轉向技術

        日產英菲尼迪Q50 全球首次采用電控轉向技術

        —— 日產英菲尼迪Q50,全球首次采用電控轉向技術
        作者: 時間:2013-01-17 來源:互聯網 收藏

          汽車發布了面向海外市場的高檔車品牌“英菲尼迪”的新款轎車車型“Q50”。這款汽車是“G37 Sedan”(日本名稱為“Skyline”,為品牌)的后續車型。在2013年1月14~27日召開的美國最大規模的汽車展會“The North American International Auto Show”(通稱:底特律車展)上首次公開了Q50(圖1)。新車預定2013年夏季開始在北美銷售,2013年內向全球市場推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151.htm

          Q50最受關注的是采用了將方向盤和車輪分離,通過致動器進行轉向的技術。據日產汽車介紹,Q50是“全球首款”配備該技術的量產車(參閱本站報道1)。Q50的開發負責人Bert Brooks(該公司英菲尼迪Product Planning Senior Manager/RPM)介紹說,“由于可以根據車速范圍調整方向盤的齒輪比,因此技術能實現更為順暢的行駛”。此外,該技術還具有路面施加給車輪的力不會直接傳至方向盤,在路面干擾有可能讓方向盤失控的情況下,可以提高車輛直行穩定性的優點。

          Bert Brooks表示,此次在實現技術實用化時,最注重“可靠性的確保”。據介紹,此次Q50為實現電控轉向采用了三個電子控制單元(ECU),這三個ECU可以相互監視。Bert Brooks還介紹到:“即使一個ECU判斷錯誤,仍可根據其它兩個正常ECU的處理結果進行準確控制。”

          為避免碰撞,監測前兩輛車的運動狀況

          此外,Q50的安全駕駛輔助系統中還導入了新技術,這就是通過毫米波雷達識別因前方車輛遮擋而看不到的前方狀況,從而避免碰撞的駕駛輔助系統——“前方碰撞預測警報系統(Predictive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日產汽車使曾在2011年公開演示過的技術實現了實用化。

          當前方第二輛車的速度很慢或緊急減速時,除了存在與前方車輛一同追尾的危險外,若前方車輛突然變更車道,還存在與前方第二輛車撞上的危險。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利用毫米波雷達監測本車與前方第二輛車之間的車距和相對速度,當有碰撞危險時,“通過顯示和聲音提醒駕駛員注意,必要時進行制動”(Brooks)。毫米波在前方車輛底板與行駛道路之間通過。

          除了汽油車型以外,Q50還備有混合動力車型。混合動力版Q50在3.5升V型6缸汽油發動機中,組合使用了單馬達雙離合器式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302ps,馬達為50kW產品,最大輸出功率為67ps,混合動力系統整體的輸出功率為360ps。鋰離子充電電池采用層壓型單元。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故城县| 咸阳市| 随州市| 莎车县| 云安县| 马公市| 甘南县| 武隆县| 张家口市| 通河县| 宝鸡市| 崇礼县| 宁晋县| 平泉县| 太谷县| 武安市| 志丹县| 岗巴县| 绿春县| 公安县| 沁水县| 平乡县| 田林县| 梁山县| 江城| 白玉县| 建平县| 商南县| 土默特右旗| 沈阳市| 秦安县| 聊城市| 江川县| 扎赉特旗| 达日县| 普兰店市| 淮滨县| 文山县| 咸阳市|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