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市場由美韓三分天下臺廠拼轉型
TrendForce表示,未來DRAM市場將由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與美國的美光三分天下,市場逐步走入寡占格局,臺灣DRAM廠則將走向承接代工業務及非標準型DRAM產品的生產,不啻為產業轉型的另一契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6736.htm隨著DRAM價格不斷下修與市場持續惡化,南科(2408)于8月28日宣布將在一年內逐漸退出標準型記憶體生產,并轉型為利基型記憶體制造商,此舉意味臺系DRAM品牌將完全退出DRAM產業。未來臺灣DRAM廠的發展走向一致,即轉型或是退出市場。
南科將轉型為利基型記憶體制造商;TrendForce認為,該公司憑借12吋廠的制造能力,此一市場的成本結構將優于無半導體廠的IC設計公司;但以目前南科單月近6萬片的產能來說,如何有效利用或是縮減其投片規模將是轉型后所需面對的問題。
TrendForce指出,在南科退出后,南科與美光合資代工廠華亞科(3474)勢必要與美光商談更緊密的合作,未來產能利用權全歸美光所有是必然的,在產品組合上尋求高毛利產品如伺服器用記憶體乃至于行動式記憶體,將是華亞科未來的獲利關鍵。
力晶(5346)的晶圓代工業務如LCD Driver及Power IC等產品已有不錯的斬獲,目前P1及P2廠都維持高產能利用率,唯P3廠受到近期DRAM價格下滑影響,目前有考慮降低投片量以因應未來市場發展。
瑞晶(4932)與華亞科狀況大致相同,僅是單純的生產工廠,擁有迅速的制程轉進??技術及高穩定性的良率,未來與美光合作將以協助母廠提升產出量為主要任務。
茂德(5387)因為負債金額過高,選擇完全退出市場,7月中已完全停止投片,但由于該公司還保留不少IP技術,未來將可能以IC設計公司另起爐灶。
在DRAM價格部分,因需求持續惡化,8月下旬DRAM合約價續跌,跌幅逾5%;8月合約價較7月跌幅超過10%,創今年以來單月最大跌幅。TrendForce表示,由于此波價格下跌速度遠超過市場預期,一線DRAM廠可藉由轉進行動式記憶體及伺服器用記憶體,大幅降低標準型記憶體比重減少沖擊,但二線DRAM廠卻將面臨記憶體顆粒價格低于現金成本的困境,若要減少現金流出,除了減產,轉型甚至退出市場將是二線DRAM廠的選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