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yè)界動態(tài) > 科學家鮑哲南成功研發(fā)有機半導體

        科學家鮑哲南成功研發(fā)有機半導體

        —— 未來可應用在有彈性的電子產(chǎn)品中
        作者: 時間:2011-12-27 來源:半導體制造 收藏

          史丹福大學日前宣布,鮑哲南及研發(fā)團隊以「群聚」的方式,壓縮材料中的分子(Molecules)結(jié)構(gòu),使其成為像制造半導體的水晶,這可以使電子(Electrons)在這「」中更快速移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7503.htm

          史大指出,「」因為有可伸張、可彎曲的特性,未來可應用在有彈性的電子產(chǎn)品,更有效率的太陽能源板,更好的高清電視螢幕;還有可能制出可以穿在身上的充電器,隨時為攜帶的手機或充電。

          鮑哲南指出,研發(fā)團隊以俗稱的「拉緊格子」(Straining the Lattice)技術來改良。「拉緊格子」并不是秘密,鮑哲南指出,半導體業(yè)已經(jīng)利用這項技術來制造半導體,「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制出像我們這樣,可以在緊密分子之間有穩(wěn)定的電流通過。」

          鮑哲南表示,過去有許多工程師試著在加壓環(huán)境下,以結(jié)合的方式制造有機半導體,可以提高電流功率;但問題在一旦解除壓力時,這些半導體的結(jié)構(gòu)也隨之改變。鮑哲南指出,史大研發(fā)團隊成功之處,在于不需壓力環(huán)境就可以穩(wěn)定分子結(jié)構(gòu),形成穩(wěn)定的半導體水晶。

          鮑哲南指出,制造這種半導體的技術是「溶解分享」(Solution-Shearing Technique),和現(xiàn)今半導體產(chǎn)業(yè)的「涂料」(Coating)過程非常相似,「這個技術的好處,是半導體業(yè)界未來可以快速采用這個制作過程。」

          鮑哲南來自中國,1995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曾在貝爾實驗室材料研究部任職,2004年任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出版80多篇專業(yè)論文,獲得50多種美國專利權(quán),其中20多種獲得不同獎項。鮑哲南今年4月獲得中國「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科研獎」。鮑哲南今年11月成功研發(fā)「聚合體外套碳奈米管」,具有彈性及伸展性,可應用在半導體晶片、透明塑膠材料,以及任何需要透明、有彈性的材料,包括太陽能源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鹤山市| 镇江市| 武穴市| 通州市| 澎湖县| 汉川市| 天水市| 木兰县| 定安县| 元江| 化德县| 上虞市| 象州县| 疏附县| 安泽县| 沈阳市| 河津市| 称多县| 普兰县| 阿克| 蒙山县| 莱芜市| 辽宁省| 静安区| 正定县| 楚雄市| 平顶山市| 根河市| 乌兰县| 岳西县| 巴中市| 高碑店市| 天等县| 博野县| 庐江县| 泾阳县| 景宁| 锡林郭勒盟| 文安县|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