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典型轉型
轉型和被轉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5867.htm在TI這12年來,我在不同的崗位上體驗過,每次轉變都刻骨銘心。第一次是2002年。一天,經理對我說,以后你就是C2000的Champion了。我當時沒搞清楚Champion是什么意思,后來才明白,就是以后沒有銷售搭檔了,以后你既是FAE,也是銷售,同時充當BD。
之前我連客戶都沒有自己約過,去哪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銷售安排好的。出差的時候,只管悶頭解決客戶的技術問題,搭檔離開前,甚至都要對客戶囑咐,“記得帶譚博去吃飯”。而現在我要開始學著跟客戶打交道,學著如何讓一個項目運轉起來;見客戶時,要從客戶的工程師一直見到老總。這跟我原來的世界完全不同,原來我可以整天待在實驗室里面,連旁邊的同事都不認識。
而現在,諾大的一家公司,只有你一個人守著一條前途未卜的產品線,自己心里也覺得怪怪的。那是蠻有挫折感的一段時期,但同時也讓我從原來的框框跳了出來。我對自己說,如果就這樣被困住了,只能說明我是個飯桶。我要轉變。盡快熟悉業務,學習如何和客戶,合作伙伴,代理商以及公司內部各個部門打交道,同時也讓我漸漸習慣在高壓下的工作狀態,開始用心體會如何將技術轉化為客戶項目所需要的產品,再變成商品,最后銷售出去的過程,這些經歷也為我提供了用更寬的視角去觀察產業發展的機會,成為我今后在不同崗位上工作的重要基礎。因禍得福?!
我的第二次轉變
2008年我開始負責TI在國內的MCU業務。我不是一個善于規劃職業生涯的人:既然讓我做,又喜歡,就去做好了。謝兵一句話就讓我接受了這個轉變,“職位是別人給的,能力是自己的。如果愿意在這個行業里去發揮,就去試吧。”
在接手MCU業務的第二天,我就請辭了Technical Staff的職稱。這是我在TI的第三年獲得,是大陸的第一個。當時公司特地為此給我開了慶祝會,至今仍歷歷在目。但當我不能全心于技術時,把位置騰出來,希望更多的新人能象我當初那樣受到鼓舞。
有可能我從本質上是一個偏好技術的人,曾特別信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我隨著看到銷售所起的巨大作用,開始越來越尊重他們的工作,享受和他們一起的工作,也讓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商務和技術應用上,把這個平臺做好,讓這個產品更快地融合的市場上去。
MCU的大旗
也許我從哪方面看都不像一個做業務的人,走到哪里都叫我“譚博”。當時TI的MCU業務并不大,我跟老板開玩笑說:反正是小生意,就是弄砸了,對TI也沒什么大影響。那時我也不知道TI的EP(嵌入式處理器)的戰略,認為MCU只是模擬產品和DSP之后的一個小弟弟。我想的只有一件事,用什么辦法使這條產品線可以成長得更快,這么好的產品,應該可以有很多辦法把它做得更好。
我接手MCU時,市場主推的有兩條產品線——MSP430和C2000,前者的起步要早三年,特點非常明顯,就是低功耗。我最喜歡的一個MSP430的展示,就是用一個蘋果驅動系統工作一周。而且各個地方都可以用,這是一條很有成長的產品線。MSP430的低功耗特性使得它可以應用于任何領域,你想到的或是你想不到的,比如說耐克那個鞋里面的計步器。MSP430易于使用卻工藝復雜,所以我們鮮有競爭者。而C2000的特性則注定了其應用領域并不會特別廣泛2009年下半年,TI收購了Luminary,擁有了一條嶄新的ARM核心的MCU產品線,這其實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意味著TI真正踏進了最廣泛的通用的MCU市場。
TI是一家已經有70多年歷史的公司了,但在這里工作的12年中,卻一直都是在緊緊踩踏著行業的節拍,奮力前行:90年末到2002年,大刀闊斧地整頓公司業務,著力發展DSP業務,直至做得絕對的第一;之后轉攻模擬半導體,到如今更勝當年的DSP業務;現在,MCU開始箭在弦上……
對于中國市場,MCU的狀況簡而言之就是“Right Time, Right Place!”。現在可以經常聽到業界談論半導體東移,即從原來以歐美為主的市場開始往亞洲轉移;尤其是中國,各家半導體廠商都在全力介入。除了市場規模,我們在MCU的人才優勢上也極為可觀:每年有幾十萬工科畢業生,而且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受到良好的系統訓練,動手能力非常強,環顧其他市場區域的情況,基本可以說是無與倫比。
一方面是TI對MCU的戰略調整,另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崛起,能在這個時候把握TI MCU的業務,很是幸運。這個過程中,我身邊的領導都給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議。在TI,其實只要你愿意去問,一定能找到可問的人。我開玩笑說:你們講一句話,我得忙半年。他們影響我的并不是具體的事,而是思維方式,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整合公司內外部的平臺和資源。謝兵跟我開玩笑,“數一數跟你合作的人數,你至少是個團長。”
具體到中國,這兩年間我們這個部門的人員增加了五、六倍,強大的Sales團隊已經全力介入,本地的MCU設計團隊開始運行……。 “中國市場”和“MCU”這兩個詞對這個行業變得越來越重要。
現在,我轉向帶領MCU的FAE團隊,應用系統支持團隊以及產品方案團隊。這一批新人潛質非常好,我希望能專心地帶著他們學會在這個市場上游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