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阿里云手機系統及移動未來
云OS的未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5355.htm之所以有許多人認為阿里云OS是忽悠,部分原因是道聽途說,另一部分原因是不相信中國有企業去做底層的云計算。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阿里云OS目前來看做的還算不上優秀,相關的設計與云計算的優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做的不夠好與忽悠是兩回事。
回顧下我們過去漫長的“被忽悠史”吧,以PC為例,早期我們四處尋找下載點,徹夜下載一套《尋秦記》,把32G的硬盤塞的滿滿的,但現在人們都在優酷上看《步步驚心》,都在谷歌音樂或蝦米聽歌。強大的帶寬帶來服務的進步,隨處都有的酒店讓我們不必再隨身攜帶被子出行。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數據從本地為主向網絡遷移的過程,通過大規模、高效率的配置,單位數據的平均成本更低,這一進程在移動互聯網上會更加顯著。數據會在云端,App也會在云端,只有在你需要的時候這些數據才會到達本地,去占據你寶貴的本地空間。
另一個被夸大的障礙就是無線網絡。很多人說中國的網絡環境搞云太早,吃不消那么大的數據量,但如果非要拿GPRS去灌滿100G的方式去理解,這個話題根本就不必再談。事實上,包括3G和Wifi都能很快地解決這些容量。當然,我們也會發現100G對于未來的數據吞吐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在可以預測的3年內,阿里云的100G可能升級到200G。因為到時候用上4G網絡也不是天方夜譚——3年前有多少人用手機上網?
至少,我們看到了阿里云OS早于iOS 2個多月就對外提供了云空間服務。而阿里云也在持續地改進他們的系統,也越來越多地看到了與其他操作系統的不同與優異之處。
在每一個涉及過去的科技回顧時,往往能看到評論家的扼腕嘆息,遺憾為什么沒有中國公司愿意做底層、愿意堅持。現在,這樣的企業出來了,而評論家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