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市場分析 > 臺當局否決出資整并DRAM產業

        臺當局否決出資整并DRAM產業

        —— 靠政府出資不能解決產業問題
        作者: 時間:2011-05-04 來源:DigiTimes 收藏

          針對存儲器模塊龍頭廠(Kingston)創辦人孫大衛呼吁政府出面集成廠,甚至應先拿出20億美元(約新臺幣580億元)集成現有 廠,經濟部長施顏祥對此表示,政府對于產業已有2套方案,包括與日廠爾必達(Elpida)合作,以及與美商美光(Micron)合作,而且是集成不是整并,政府并沒有要出資整并多家DRAM廠成為1家公司規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9214.htm

          臺灣DRAM產業在2008年面臨生死存亡危機時,孫大衛便曾出面呼吁政府出資集成臺灣DRAM廠,然“經濟部”所提出「DRAM產業再造方案」,以及催生“行政院”國發基金投資臺灣創新存儲器公司(TIMC)與爾必達計劃,在立法院反對下宣告失敗,后來臺灣DRAM廠雖然存活下來,但各家廠商在制程微縮進度持續落后,產業競爭力大不如前。

          施顏祥表示,臺灣DRAM產業不如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是事實,政府目前策略是希望既有業者繼續與爾必達、美光2個陣營合作,至于力晶已宣布退出標準型DRAM品牌和銷售,轉型做爾必達代工,力晶的演變對該公司有利。

          面對臺灣DRAM產業2011年第1季持續大虧,僅瑞晶有獲利情況,政府相關官員無奈表示,政府本來有意出資解決臺灣DRAM產業問題,但仔細調查后,發現各家公司財務待補破洞都很大,龐大債務與技術未深耕問題,不是靠政府出錢買下各DRAM廠所能解決,況且若政府成為DRAM產業最大股東,甚至演變成國營 DRAM公司,與政府當前產業政策不合,更無法提高產業效率與競爭力,說穿了只是幫業者收拾爛攤子而已。

          針對孫大衛呼吁臺灣政府應先設法募集20億美元,協助體質較差的DRAM廠集成,之后再把晶圓代工、面板、手機等事業集成,相關官員對此表示,這在臺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政府都無力促成分散的IC設計業者整并成1家大公司,如何能做到孫大衛所提出偉大戰略,況且在立法院制衡下,政府不可能從國庫再搬出20億美元整并DRAM產業。



        關鍵詞: 金士頓 D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嵊泗县| 汾西县| 互助| 鞍山市| 响水县| 鱼台县| 尼木县| 林周县| 筠连县| 厦门市| 讷河市| 白沙| 孟州市| 若羌县| 桓台县| 灵寿县| 夏津县| 阿勒泰市| 丰原市| 内黄县| 特克斯县| 微山县| 兴文县| 南宫市| 金坛市| 长沙市| 阳山县| 毕节市| 开远市| 丹凤县| 阿图什市| 澜沧| 镇原县| 威远县| 安陆市| 凤城市| 独山县| 定陶县| 三河市|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