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中國LED產業分散

        中國LED產業分散

        —— 需深入整合升級
        作者: 時間:2011-04-08 來源:中國之光網 收藏

          對于國內大大小小上萬家的照明企業來說,led照明似乎已然成為迎接美麗新世界的一道曙光,特別是當這些照明企業中的大多數還深陷虧損泥潭中的時候。不過,事情往往是這樣--最后的勝利并不屬于技術的開路人,而是在商業模式上成功的追隨者。對于一種新技術來說,如何培育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8478.htm

          2010年3月17日,集團宣告停止普通白熾燈的生產,這意味著曾作為的“印鈔機”的白熾燈產品走過了120年的輝煌歷程后,終于退出了歷史舞臺。隨后,這個跨國巨頭宣布大舉進入中國的照明市場。

          事實上,此舉只是全球照明市場風起云涌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照明產業產值將超過1500億元。“2015年,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20%,帶動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國內最大的節能燈制造企業——雷士照明董事長吳長江說。

          沒錯,對于國內大大小小上萬家的照明企業來說,LED照明似乎已然成為迎接美麗新世界的一道曙光,特別是當這些照明企業中的大多數還深陷虧損泥潭中的時候。不過,事情往往是這樣--最后的勝利并不屬于技術的開路人,而是在商業模式上成功的追隨者。對于一種新技術來說,如何培育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1月,位于深圳華強北的LED國際采購交易中心投入運營,這是國內首個大型LED交易市場,60多家LED顯示、照明企業進駐。而在此一年多前,有關政府部門啟動了“十城萬盞”試點工程,即到2010年在10到20個城市推廣30萬盞以上LED市政照明燈具。

          LED照明究竟有多火?“僅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給LED照明產業帶來了50億元的商機;上海世博會在LED照明上的投入高達10億元;在廣州亞運會期間,我們提供了80多個項目的照明方案設計,供應1000多款照明產品,供貨數量超百萬套。”吳長江介紹。

          對于照明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淘金場。7月24日,政府公布了“三年淘汰10億只白熾燈,同時點亮同樣數量節能燈”的時間表。“政府正在大力推廣節能照明,這個風向標將讓全行業進入洗牌期,產業升級迫在眉睫。”吳長江說。而來自專家的預測是,如果在全國推廣使用12億只節能燈,一年可節省相當于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852億度,相當于節約3400萬噸原煤,減少9100萬噸二氧化碳、78萬噸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顯然,這些數據對于正在推廣“低碳世界”的中國政府來說,顯得意味深長。正因為如此,2007年底,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高效照明產品的推廣使用。2008年,我國首批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推出超過6000萬只節能燈,超出原定目標24%.2009年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數量達到1.2億只。

          與國內照明企業趨之若鶩相對應的是,LED照明跨國巨頭也開始聞風而動。歐司朗宣布在惠州設立LED芯片生產線;日本日亞化公司亦計劃在大陸設廠,擴展LED照明產品線;LG伊諾特則將在惠州投資超1億美元,用于led封裝、背光和照明應用。據稱,該項目是LG伊諾特全球10億美元LED項目投資中的首期投資。

          “2010年是LED產業化的元年。”吳長江說,“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之后,歐洲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對節能環保產品的消費補貼力度。比如,意大利的補貼率高達55%.即憑借銷售單據,政府按照售價的55%直接給予消費者補貼。”據其介紹,我國政府目前也在以補貼形式支持節能燈的使用和推廣,今年補貼的數量約為1.5億只;而節能燈銷售額在照明行業中的增長速度為20%,其自身的增長為40%。

          據悉,中國今年節能燈的生產量約為35億只,這意味著世界的80%的節能燈由中國生產,其中約有60%出口。“早前我國對節能燈的需求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只要生產出來,就不怕賣不出去。”

          對于國內大大小小上萬家的照明企業來說,LED照明似乎已然成為迎接美麗新世界的一道曙光,特別是當這些照明企業中的大多數還深陷虧損泥潭中的時候。不過,事情往往是這樣--最后的勝利并不屬于技術的開路人,而是在商業模式上成功的追隨者。對于一種新技術來說,如何培育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雷士照明位于惠州市汝湖鎮廣惠高速旁,距離深圳70公里,這里是中國的“照明之鄉”,擁有照明企業超過300家,占據全國照明市場的七成江山,僅在惠州仲愷高新區,就有上百家LED照明企業扎堆于此。5月20日,雷士照明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吸引眼球的不僅是當日的股價,也引起了人們對新興產業——LED照明的關注。

          據悉,在惠州,LED照明企業有近80家,其中雷士、惠州科銳、TCL照明、元暉照明、美國科銳、德國歐司朗這些響當當的品牌與完善的產業鏈均扎根于此,這里無疑是中國照明企業最殘酷的競爭地帶。與此同時,近年來陸續有臺資企業到大陸生產上游產品,如臺廠鼎元光電在武漢投資設立元茂光電,以生產LED芯片為主;2009年,另一家臺廠璨圓光電LED生產基地亦選在山東威海落腳。

          “目前國內的LED照明企業總共有3000-4000家,稍有規模的知名企業有50余家。”吳長江說。事實上,國內照明行業目前仍處于諸侯割據的狀態,雷士照明、飛利浦、佛山照明等銷售額排名國內市場前10位的企業,其所占份額總和不過占到整體盤子13%.由于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LED照明現在仍然是各自為政。比如珠三角地區有2000多家企業,但真正能夠做到產品穩定、按訂單生產的企業甚至連一半都不到。

          值得憂慮的是,目前國內LED照明產業的競爭雖然已經白刀見紅,但真正的龍頭企業并未出現。那些照明企業大都是民營企業,年產值超過20億的公司寥寥可數。

          資金規模顯然是照明企業做大的瓶頸之一。“我們開始創業的時候資金是最大的問題,做什么都做不了,銀行又不借款。”吳長江說,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研發速度與長遠布局。目前幾乎沒有一家照明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2%.而對于老百姓來說,最現實的選擇就是寧愿用幾元錢一支的白熾燈,也不愿換上百元的LED燈,價格問題也限制了LED的大面積商用。

          顯然,LED照明市場前景廣闊,但對于本土企業來說卻挑戰重重,除了核心技術之外如何培育市場、消費者的接受度、價格等等,這些都是LED照明產品的商用難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LED 東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栾川县| 隆林| 宁德市| 揭西县| 柳林县| 新蔡县| 靖州| 满城县| 茶陵县| 寻甸| 星座| 津南区| 香河县| 泰来县| 灵宝市| 平舆县| 怀远县| 遂昌县| 陈巴尔虎旗| 四川省| 凭祥市| 肇庆市| 阿拉善盟| 邯郸县| 华宁县| 北安市| 开阳县| 定远县| 富裕县| 那坡县| 南宫市| 阳江市| 石嘴山市| 莆田市| 左贡县| 沧源| 塔河县| 平顶山市| 丰顺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