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串行接口的FRAM RFID LSI
例如,我們可以假設傳感器與MCU相連,那么就可以將RFID看作是一種傳感器標簽。在這種情況下,MCU會定期監測傳感器數據,然后寫入FRAM存儲器,過段時間后,就可以通過RF接口讀取所收集的可追溯數據。同時,也可將RFID看作MCU的參數存儲器。在這種情況下,MCU就是存在指定存儲區的一些參數,存儲區中的數據可以通過RF接口改寫,然后MCU就會改變間隔獲取傳感器數據,或者更改閃光燈的條件進行告知。就RFID和傳感器之間的結合而言,有源標簽也是個眾所周知的解決方案。但是有源標簽只是一種單向通訊模式,它沒有可供RF閱讀器日后讀取數據的存儲器。因此有源標簽不能作為數據載體記錄可追溯數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5323.htm另一方面,FRAM RFID由于存儲容量大,能夠記錄可追溯數據,標簽不在RF區域時也可通過串行接口記錄數據。
除了傳感應用外,內置串行接口的RFID在理論上可以與受MCU控制的各種應用相連接。
實際應用可能包括對工廠設備狀態的監測,比如壓力、流量等,或者游戲機、醫療設備等的歷史數據記錄。就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這些應用中,有些通過現有的技術(如非接觸式智能卡)就已經達到了應用要求,有些采用了我們的技術后在存儲容量、傳輸速度等方面還沒達到要求。
但是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技術能發現RFID新的用途和應用,并能將該技術做進一步的測試,從而實現更多構想。
圖1 FRAM RFID 應用實例
關于串行接口使用的探討
從客戶的反饋來看,我們認識到還需要對串行接口連接的使用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其中的一個問題與電池有關,另一個就是通信距離。
RF數據傳輸是通過被動通信模式建立起來的,這就意味著電源由閱讀器或寫入器提供。這樣的話,串行數據傳輸就需要額外的電池。電池問題是有源標簽中的普遍問題,我們的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有時被誤解為有源標簽。但不管怎樣,電池壽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這一點上來看,串行接口的功能最適合于機器或儀器中的嵌入式應用,因為這些應用中總是能提供穩定的電源。但是,如果標簽被牢固地安裝和依附在一些可移動的資產或者物體上,電池管理就會成為問題,因為電池壽命結束時無法對電池進行更換。
因此,根據使用環境評估電池壽命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考慮一些充電設備,比如充電電池,或者利用一些能源發電的電池。如果在RF通信過程中能夠充電,在理論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卻不實用,因為通信距離會受到嚴重破壞。
關于通信距離,眾所周知,阻抗匹配對于超高頻段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通信性能。因此必須考慮到,匹配阻抗會因為通過串行接口連接各種LSI和器件,或者因為安裝在電路板上,而受到嚴重影響。從上述情況來看,如果使用串行接口,與傳統的RFID標簽相比,天線設計可能會越來越復雜。
未來發展
由于RFID代表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起初被用作可由RFID閱讀器讀取的ID存儲。富士通半導體將FRAM用在了RFID上,由于FRAM擦寫速度快、耐擦寫次數高而實現了大容量存儲的數據載體標簽。如今,內置串行接口的RFID增加了一項新功能,即時標簽不在RF區域,也可通過MCU從傳感器等設備上記錄可追溯數據,并可在日后通過RF讀取數據。
盡管在實際應用中有些問題還需要得到解決,我們還是希望客戶通過樣品對這一功能進行評估,從而發現新的可能性。在與客戶進行評估和探討的過程中,我們將改進LSI的規格的問題。此外,我們有許多MCU產品可以與RFID連接,客戶也可以考慮采用這些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