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術演進多變
不過,一些業界廠商認為,隨著偏振式3D電視面板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和技術的改進,偏振式立體技術將在明年成為主流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5209.htm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彭雙浪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自信地表示:“友達已經與多家彩電企業進行了合作,雖然目前市面上偏光式產品較少,但是我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裸眼式最終會勝出
雖然主動快門式和偏振光式各有利弊,但是裸眼3D技術逐漸表現出趕超之勢。記者了解到,目前推出裸眼3D手機和裸眼顯示器的廠商越來越多,電視方面,包括TCL和京東方都推出了裸眼3D電視產品。
“3D顯示技術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色差眼鏡式、偏振眼鏡式、主動快門眼鏡式以及裸眼式等。目前市場上很多企業都在推主動快門眼鏡式和偏振眼鏡式3D電視,但從舒適性的角度考慮,3D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三維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裸眼式將是未來3D技術的主要顯示方式。”天津三維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當然,目前裸眼技術電視整體尚處在研發階段。據了解,目前3D影院一般采用偏振眼鏡式3D顯示技術,彩電企業一般采用主動快門眼鏡式技術,一旦明年3D電視市場放量,在短期內主動快門式勢必搶占主動權。
反之,偏振光式在成本進一步降低、技術進一步提高的基礎上,也極具產業化前景。而目前,推出裸眼3D電視的企業并不多,記者了解到,目前推出裸眼電視的基本是一些二三線技術廠商,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廣的持續力不夠。
此外,裸眼3D電視量產困難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過高。以京東方近日發布的46英寸裸眼3D電視為例,其售價高達18.8萬元。
據悉,裸眼電視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本是呈幾何級數增長:一是采用裸眼3D技術的顯示器必須是工業顯示器,制作工藝與普通的液晶顯示器有很大區別;二是3D電視的貼膜雖然制造容易,但要保證“點對點”對應貼膜卻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題,目前還沒有辦法進入工業量產階段,所以生產電視的時間成本較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