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北斗商業化迷途:民用導航市場份額不到1%

        北斗商業化迷途:民用導航市場份額不到1%

        作者: 時間:2010-09-27 來源:中國IC網 收藏

          但實際上,到2009年8月底用戶也僅為6萬。在超過500億元的中國衛星市場上,系統占有率僅為1%左右。系統注冊在線的終端用戶相當于其設計容量的百分之一,衛星資源閑置嚴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3071.htm

          解碼文件推遲公布幕后

          在9月2日的“上海國際智能交通與產業科技發展論壇”智能交通信息分論壇上,多家國內企業負責人談論更多的,是中國交通管理部門對于美國GPS應用的意愿,而不是中國北斗系統應用的可能。而臺下的聽眾也是稀稀落落、意興闌珊。

          坐在本刊記者旁邊的美國高通公司工程師張更生稱,臺上各位最關心的,其實是把北斗民用信號再保密一段時間,給國內企業更長的緩沖期。

          他認為,如果中國遲遲不能公布北斗民用信號的解碼文件,北斗在國際上的應用推廣將會很難,北斗的市場將會局限在政府采購這種強制性的市場,很難真正走向民用。

          他所指的北斗信號解碼文件,專業上被稱為ICD(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即接口控制文件。對于終端開發商來說,必須有這個文件,才能設計相應的芯片,否則終端接收到的衛星信號就是一堆亂碼。

          2009年10月,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沖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透露,中英文版本ICD已完成,將在完善后于一年內發布。

          這份文件至今未發布。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文件其實早就準備好了,連發布文件的網站都建好了,但總有國內企業找到相關管理部門,游說暫時不要對外發布。

          清華大學地球空間信息研究所教授過靜珺說,中國發射北斗系統是為了擁有獨立于GPS、不被控制的導航系統,并且發展自身的衛星導航產業,因此中國希望國內企業在使用北斗這一獨門利器上壯大起來之后,再與國外競爭。

          她表示,北斗ICD早晚要公開,但很多代碼還沒有完全固定,而且內部已經在做芯片和接收機了。“只是外國人特別著急,公布了它們就可以占據市場。現在還是讓國內企業多練練。”

          段昭宇說,中國和國外在基礎領域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一旦ICD開放就可能給別人做嫁衣。開放、兼容是必然趨勢,但要給國內企業緩沖期,否則只能全做產業鏈低端,和彩電行業一樣,大家都是微利狀態。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北斗 導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嵊泗县| 班玛县| 无为县| 公安县| 阿拉善盟| 阳城县| 洪江市| 方正县| 昂仁县| 山西省| 乌拉特中旗| 黔南| 安泽县| 阳谷县| 宜昌市| 扎兰屯市| 明光市| 孙吴县| 邯郸市| 澜沧| 旺苍县| 惠水县| 庆元县| 白山市| 达孜县| 沈丘县| 天气| 治多县| 灵璧县| 肃北| 龙岩市| 涞水县| 当涂县| 乐山市| 靖边县| 肃宁县| 张北县| 舟山市| 莱芜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