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商對臺灣面板 砍單砍價
面板第3季旺季不旺幾成定局,隨之而來的市場變化卻是韓系廠商開始出現砍單又砍價的反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波面板價格下殺的時間可能一直延續到9月份,而韓商對臺抽單的比重可能達到10%至15%,臺系面板廠恐怕要有遭受雙重打擊的心理準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1136.htm市調單位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指出,在今年第2季應屬淡季的時刻,各面板廠商的營運與接單狀況都不差,但也因為如此而造成庫存攀升的潛在風險,根據他的估計,這一波大尺寸面板降價的時間,可能從原訂的7月落底,延宕到9月份左右。
報價下殺,10月可望紓解
謝勤益說,等到10月份年底旺季到達之前,準備旺季鋪貨、拉升庫存的需求就會出現,屆時面板報價下殺的壓力就會緩解。
近期市場盛傳韓系廠商在旺季不旺的情況下,反手對臺灣面板廠砍單,由于韓系面板廠如三星、LGD等雖然也自己生產面板,但是在集團的系統組裝方面,也大量對臺灣面板廠下單,基本上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系統面板需求是對外采購,臺灣更是其中的大宗。
雙虎稼動率可能下調5%
業內估計,這一波韓系客戶對臺砍單的比重,可能達到10%至15%左右,對于臺灣面板廠的營運仍會造成不小的壓力,估計以友達、奇美電這些產能規模較大的公司來說,原本稼動率高達95%以上,可能會出現5%左右的下調空間。
面板資深主管指出,每當出現這種季節性淡旺季調整時刻,通常不具備品牌去化產能機制的臺灣廠商,會選擇降低稼動率以保持面板報價的作法來應對,因為調整稼動率相對容易,但是價格降了要再漲回來、難度就相對高很多。
不過謝勤益也指出,雖然第3季的旺季不旺,但并不代表市況就非常差、或是會出現大衰退的現象,基本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
至于對臺灣面板廠的獲利能力來說,由于今年是臺灣面板廠的5、6代廠進入折舊攤提結束的年度,因此成本上來說應對降價的緩沖空間較大,耐受程度也較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