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新型雷達數字電路便攜式自動測試系統設計

        新型雷達數字電路便攜式自動測試系統設計

        作者:馮威 王東 曾凡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95853部隊ATE中心 時間:2010-05-1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BS Interface Pod模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9083.htm

          BS Interface Pod模塊,作為測試輸入/輸出信號傳輸的中間級模塊,主要實現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與BUT之間測試通道的擴展和信號的同步與緩存。FPGA(Altera公司,EP20K160EBC365-1)是本電路設計的核心,其功能是將前級JTAG-Control-PCI-USB控制器發出的不同的控制信號轉換成UUT測試終端能夠識別的TAP控制信號,保證TDI、TCK、TMS、TRST準確施加到UUT的測試端,同時將采集到的TDO信號返回給測試前端控制模塊。74LVC125(Buffer)則用來完成信號暫存,輸出級的74LVC125還可增強信號的扇出能力。整個BS Interface Pod模塊采用抗EMI(電磁干擾)屏蔽封裝,前面板預留4個20Pin的JTAG控制端口,另外設計了一個電源指示燈,用于上電確認。

          測試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在Windows XP環境下采用Visual C++6.0及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LabWindows 6.0集成開發環境完成。Visual C++ 6.0能夠提供豐富的Windows程序開發功能,靈活性強、編程效率高;LabWindows 6.0提供了多種接口協議、豐富的控件及儀器驅動程序,其支持虛擬儀器技術的特性是其它開發環境無法比擬的,同時它提供了豐富的軟件包接口,為軟件開發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軟件設計采取了軟件模塊化及自頂向下的設計原則,首先根據MERGE原則劃分電路模塊,將測試程序分割成不同的測試模塊,其次采用宏的方式構建標準的測試模塊并優化模塊接口,然后將其它待測模塊與該模塊接口進行有效鏈接,再分別進行編譯及調試,最后一起進行合并構建完整的測試體。在開發過程中,將該軟件分為若干模塊不但減少了軟件的工作量,而且對于函數的公共部分進行了類的封裝,提高了模塊的復用性,同時提高了軟件本身的可測試性。

          測試優化

          為減少ATE在故障診斷中誤判的概率,系統采用加權偽隨機向量關系生成、插入間隔刷新測試矢量優化測試矢量和測試過程。

          (1) 加權偽隨機測試矢量生成:加權偽隨機測試矢量生成能夠利用較短的測試碼長度(即較短的測試時間)達到較高的測試故障覆蓋率。為了縮短測試碼并改進故障覆蓋率,這種測試矢量生成方式可以調節在輸入端產生0或1的概率,有效檢測到難檢測的故障。在偽隨機測試碼中,每個輸入端產生0或1的概率為50%。

          (2) 插入式間隔刷新:由于數據線具有一定的電平保持特性,因此對于一組數據總線I/O而言,在BS-Cell處于讀狀態時(如處于Update狀態),Cell單元的Output Enable Control Cell處于有效狀態,測試矢量通過BS-Cell施加至I/O數據總線,如果下一個時鐘節拍,BS-Cell處于寫狀態(如處于Capture狀態),由于數據線的電平保持特性,則有可能在此時間,BS-Cell所Capture回讀的數據為上一個時鐘節拍的Update數據,造成測試不穩定。解決的辦法是在每一次讀狀態結束后,系統根據讀狀態的間隔時間,隨機產生一組與上一組測試矢量不同的數據,命名為*data,對I/O總線進行間隔刷新。

          實驗結果及分析

          現以某新型點跡處理數字電路為例進行系統功能驗證。整個電路采用DSP+FPGA的設計架構,其主要芯片包括:5片DSP(ADSP21060)、2片FPGA(Atlera Flex EPF10K系列)、8片雙口RAM(QFP封裝),其他E2PROM、HC244(SOP封裝)、HC245(SOP封裝)等。電路設計復雜,芯片多,PCB布局布線密度大,采用ICT、功能測試TPS開發難度大。

          利用本邊界掃描,結合MERGE方法,對上述電路板進行TPS開發實驗及故障診斷,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

          插入模擬故障(U8-6 stuck to 0),重新仿真:掃描鏈測試→PASS→B-Scan器件簇測試→PASS→NB-Scan器件簇測試→Failed (Report: Pin(s): U3-25,R26-2,U8-6,R26-1 possible stuck at low,the BS nodes is U31-21(R/W))。

          上述仿真結果表明,融合MERGE方法所構建的基于邊界掃描的板級,自動化程度高,故障隔離準確有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建德市| 龙海市| 雅江县| 红安县| 枝江市| 鄂州市| 黔西县| 电白县| 德化县| 云和县| 新营市| 甘泉县| 炎陵县| 西乌珠穆沁旗| 黄浦区| 嘉峪关市| 东源县| 故城县| 临邑县| 大余县| 延安市| 灵石县| 石台县| 鸡泽县| 南漳县| 溆浦县| 文安县| 安泽县| 普兰店市| 大悟县| 凌云县| 株洲市| 汝州市| 东山县| 石台县| 乐亭县| 南部县| 牙克石市| 神木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