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發布2009年財報 銷售額下滑20.9%
客戶及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437.htm中芯國際的客戶遍布全球,包括主要的半導體整合制造商、芯片設計公司及系統公司。憑藉本公司於中國的策略優勢,年內本 公司於大中華市場的業務增長強勁,對收益總額的貢獻 自二零零八年的31%增至二零零九年的36%。
按地區收入計算,北美客戶貢獻收益總額的59%,仍屬於中芯國際二零零九年最大的客戶組別,反映先進制程的強勁增長。於其他地區,中國本土客戶於二零零九年的貢獻收益總額 為20%,臺灣客戶緊隨其後貢獻15%。
通訊產品占貢獻收益總額的50%,繼續成為本公司最大業務分部。同樣地,消費產品貢獻 的收益比例自二零零八年的32%增至二零零九年的38%。本公司的北美客戶(包括主要的半導 體整合制造商及芯片設計公司)對通訊產品(主要為移動電話、網絡及 WLAN(無線區域網絡 )應用產品)的需求強勁,而中國客戶則對消費及通訊產品(包括數碼電視、電視機頂盒、移動電話,可攜式 媒體播放器(PMP)及個人電子助理(PDA)產品)的需求強勁。
在按技術標準劃分的收益方面,0.13微米或以下制程的收益自二零零八年的39%增至二零 零九年的48%,而65納米技術對二零零九年晶圓收益貢獻1%。0.13微米或以下先進邏輯制程收 益於二零零九年第一季增長逾135%,并於整年持續向好。另外,45納米低功耗技術開發如期 進行,本公司同時將技術供應擴展至40納米,另外擴充至包括55納米。
二零零九年,本公司新增74名客戶,大部分新客戶為中國的芯片設計公司,本公司營收因 此錄得高速增長。尤其是,無論按收 益計算,抑或按采用先進技術的新產品(部分為65納米 技術)數量計算,本公司的中國業務一直穩步增長。此項趨勢亦顯示,中國的創新與設計能 力正以高速趕上世界各國。在中國的芯片設計公司中,具備創新設計與產品且潛力優厚的一眾 新星持續出現,本公司為該等公司提供多款應用技術,包括 CMOS 圖像感應器 (CIS)、CMMB 移動 電視、高清電視、RFID、無線產品及其他 產品。為達到此項目標,中芯國際維持與中國現有 客戶及新增客戶一貫合作承諾,進而紥穩作為市場上領先代工企業的地位, 與此同時,本公 司將繼續拓展全球市場。
研發
本公司二零零九年的研發開支為160.8百萬美元,占本公司銷售額15.0%。
研發工作主要集中於本公司的邏輯晶圓及系統晶片 (SOC) 業務。中芯國際於二零零九年開創多個重要里程碑。年初,Synopsis 與中芯國際聯合推出的90納米多重電壓RTL至 GDSII 的升級參考設計流程,是可提升內置針對測試 (DFT) 及生產的設計 (DFM) 能力的高級合成工具。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中芯國際與國內領先設計公司共同開發的90納米數碼相框芯片,是市場上集成度最高的多媒體SOC。先進CMOS邏輯晶圓方面,中芯國際提前成功開發45納米芯片,亦於65納米及90納米技術標準加入新的知識產權庫。此外,本公司成功開發0.11微米 CMOS 圖像感應器 (CIS)加工技術,是目前業內最先進的CIS加工技術之一。在非揮發性記憶 體(NVM) 技術方面,0.13微米 ETox 已於二零零九年初投產,而90納米 ETox 則正進行風險生產。本公司於微電機系統 (MEMS) 芯片方面的研發亦已於二零零九年為首名客戶升級為風險生產,另外亦成功提升了相 變化記憶體、HV、混合信息及射頻 (RF) 等其他方面的技術,使相關產品更輕巧、更省電、成本更低,從而配合客戶需求。
本公司聘用約700名研發人員,具備半導體行業經驗與全球及中國著名大學學府高等學位 。
訴訟
本公司與臺積電於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九日訂立和解協議("二零零九年和解協議"),平息一切未決訴訟。二零零九年和解協議解決雙方之間一切未決訴訟,而雙方均撤銷一切未決 訴訟,包括本公司反訴臺積電的待決加州訴訟。二零零九年和解協議的主要條款包括:
1)作出判決後,雙方解除所有已經或可能已經訴諸待決訴訟的指控;
2)終止中芯國際根據先前和解協議項下余下款項(約40百萬美元)的付款責任;
3)向臺積電支付合共200百萬美元(於簽訂協議時支付15百萬美元,資金將以中芯國際現有現金結余撥付,余額將於四年內分期支付 -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須付15百萬美元、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須付80百萬美元、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須付30百萬美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須付30百萬美元及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須付30百萬美元);
4)承諾授予臺積電1,789,493,218股中芯國際股份(占中芯國際於二零零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已發行股本約8%)及一份可認 購695,914,030股中芯國際股份的認股權證(可予調整及於發行後三年內行使),認購價為每股1.30港元。股份及認股權證 讓臺積電可於股份發行落實後獲得中芯國際已發行股本總控股權約10%,惟須待接獲政府及監管機構批準,方可作實;
5)倘違反本次和解,則采取若干補救措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