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有血淚:iPhone暴利200%代工廠毛利僅2%
資料顯示,蘋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個部件,其主要分工網絡和價值分割體系包括銷售、物流運輸、硬盤制造、顯示器模塊、芯片、存儲器、組裝等眾多環節。蘋果在全球有數百家供應商,分布在中國內地、中國臺灣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捷克以及美國等地,但是大部分產品是在中國組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830.htm在蘋果遍布全球的代工廠中,中國是重中之重。上述資深人士透露,蘋果的代工廠在其他國家難以運行的原因之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工人不愿意加班,而且人多了管理難度極高。
聯建人士認為,像富士康和廣達這樣大型的代工企業,對蘋果肯定有話語權。結果他很失望,富士康的接班人撤換已經給出了實例。上述廣達人士的答復是言聽計從,否則蘋果照樣砍單(撤單)。
從蘋果系列產品的組裝代工企業來看,組裝代工的成本僅占到其銷售價格的1%左右。但代工企業人士普遍認為,代工企業在蘋果面前,惡性競爭導致根本無力改變現狀。發展中國家處于分工的最底層,對跨國公司形成依賴,最終難以升級。他們只能奢望蘋果在贏得最受尊敬企業和堅持做社會責任的同時,應該給代工企業有所返還。
在本報截稿前,蘋果方面給本報的回復稱,有關蘋果公司對于供應商的企業責任,參閱蘋果官方網站2010年報告及其他信息。對于其他方面則不予置評。
連接
在其官方網站的報告中,蘋果公司披露了2009年對其在中國大陸、捷克、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臺灣、泰國及美國的102個供應商稽核中所發現的問題,現部分摘錄于下:
一、17個嚴重違規:
①8家工廠對外籍工人收取過高的進廠費,2009年Apple已協助外籍勞工追回近兩年共22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
②在3家工廠過去出現違反童工規定的工廠復查,查出11名當時已成年員工(含在職及離職),在進廠時為童工,已要求供應商加強聘用程序(如身份證件確認);
③3家工廠對有害物質處理不當;
④3家工廠提供造假資料。
二、頻繁出現的違規:
①工時:Apple規定每周工時不得超過60小時,在65家工廠中,過半工人每月至少一次超過連續6天上班。Apple已要求改善管理體系;
②工資:48家工廠加班工資計算不正確;24家工廠工資低于法定最低工資標準;
③歧視:52家工廠對肝炎歧視,還有其他11家沒有政策及程序防止反歧視。20家工廠對工人進行懷孕測試。23家工廠無任何反歧視的政策;
④職業工傷:70家工廠對安全違規無行政控制,如無證駕叉車,設備未檢修。49家工廠未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
⑤人因工程:未能為工人設計合適的工作臺或進行崗位調動,以防止職業危害及工傷事故,共24家工廠被列入缺失。
三、環境許可證及報告書:44家工廠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11家工廠未取得廢氣排放許可證,4家工廠操作條件不符合排放要求。
四、管理系統:55家工廠無“APPLESER行為準則”實施監控的指定負責人。41家工廠對工人《勞工人權》培訓不足。30家工廠對工人《健康及安全》培訓不足。34家工廠對管理層的《勞工人權教育》培訓不足。33家工廠對管理層的《道德標準》培訓不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