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市場分析 > 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十年路

        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十年路

        作者: 時間:2010-03-09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改革開放、軍轉民、發展消費類電子、彩電一條龍工程、支持通信產業發展、集成電路工程(908、909)、電信體制改革、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政策等重大方針、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產業的快速發展,結構調整貫穿始終,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產業實力持續增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687.htm

          2.“十五”期間產業的高速成長積累了結構問題

          1997年《信息技術協議》生效后,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我國的產業在外資、出口和信息化等多重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產業規模急劇擴大,曾經出現過近45%的高速增長,快速發展態勢持續了多年。

          從“九五”末到“十五”末,我國產業的規模從萬億元級,擴大到數萬億元級。在當時的條件下,產業規模的快速成長積累了一些結構的問題,加快了結構失衡速度。舉個不很恰當但卻很形象的例子:這局面就像山洪暴發,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勢改變地形地貌,不再按原來的河道傾瀉。“十五”過后,這個產業在自身規律的作用下,增長速度開始趨緩。“十一五”期間,整個產業一直在進行著結構調整,如用數字技術替代模擬技術、用平板技術替代CRT技術、用第三代通信技術替代第二代技術等。當然,調整時期必然要犧牲一定的增長速度,所以“十一五”在取得結構調整成果的同時,產業速度一直在下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產業甚至出現負增長。

          3.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問題的主要表現

          行業結構比例失調:集成電路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所占比重較低。硬件與軟件比例一大一小(2008年軟件僅占12%,全球平均為39%)。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集中表現為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關鍵技術、專利和標準受制于人,產業大而不強。

          低端產品供大于求,高端產品依賴進口:整機與外圍產品、低端產品供大于求、生產能力過剩,很多高端產品依賴進口,形成了高、低端產品供求錯位的矛盾。生產處于產業鏈低端,產業的利潤率低;產品老化與新品開發滯后的矛盾加劇,、新型、軟件等高技術、基礎產品仍然是制約產業自主發展的瓶頸。

          大企業不強大,小企業缺乏專精特新: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現狀依然沒有根本性轉變,缺乏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與同類跨國公司差距大。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長更多是靠企業數量擴張在支撐。

          市場結構不合理增加了產業的不穩定性:國內需求不能有效啟動,2008年以前對外出口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2/3以上,進出口貿易成為導致經濟運行波動和不穩定性的因素。出口結構呈現“五多五少”外貿非均衡性局面:“貼牌”多、自有品牌少;加工貿易多、一般貿易少;三資多;本土企業少;技術引進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少;整機多、核心少。

          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外資:外資企業占主導、對外依存度過高,使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增長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日益增大。從總體規模來看,三資企業在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出口總額上占全行業的比重都超過70%,以2005年為例,當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和出口總額中,分別有77%、77%和87%是由三資企業貢獻的,三資企業對全行業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2%。

          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布局有待進一步合理: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與許多高技術產業和外向型產業一樣,主要分布在沿海發達地區,區域經濟存在差異,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差距拉大,未能充分體現區位優勢的互補。東部地區近年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面臨升級的壓力很大,土地、環境污染、用工短缺等因素已經開始阻礙這些地區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中西部地區的能源、原材料、勞動力、本地市場等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出來成為產業增長的有利動力。

          4.危機爆發后,在自發和自覺雙重結構調整下取得一定的成效

          從2006年起,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增速開始下滑,但依然達到23.6%,2007年進一步下滑為17.9%,與我國工業總增速基本保持一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開始顯現,我們這個產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出口快速下滑,產業增速下降為12.5%,甚至出現負增長,負增長態勢直至2009年中期才有所改觀。



        關鍵詞: 電子信息 元器件 I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苍南县| 黔东| 宁明县| 习水县| 长宁区| 遵义县| 苏尼特左旗| 宽甸| 宁安市| 晴隆县| 静海县| 宝兴县| 哈巴河县| 丰台区| 玛沁县| 涟源市| 韶关市| 化州市| 华容县| 穆棱市| 丁青县| 安宁市| 伊春市| 合作市| 成武县| 元氏县| 德庆县| 乐亭县| 肇庆市| 南开区| 绥化市| 射洪县| 北川| 铁岭县| 荣成市| 黄石市| 平武县| 噶尔县| 黔东|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