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電子信息產業走向何方
傳統和新興之間的取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686.htm今年2月,《東莞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及子規劃《東莞市網絡新媒體發展規劃》出臺。
在制定一部大型產業規劃時,反復推敲和調整最多的部分,往往是規劃的重點所在。
劉炯賢說,電子信息產業今后的發展重點和方向,是在制訂規劃的過程中,規劃調研組和參與研討的專家、學者結合反復調整的地方。其中要綜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東莞產業結構調整戰略。
規劃篇幅100多頁,從官方的角度,對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全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剖析,首次對東莞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作了明確定位: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制造基地、中國新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集聚區、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中國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試驗田。確立了東莞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約創新型產業發展模式的發展戰略。
在發展重點上,東莞將以新產品和新技術引進帶動3C制造業和元器件產業升級,并大力發展應用電子和關鍵電子專用設備制造業。
新興產業如新能源、平板顯示等來勢兇猛,但尚未成熟;傳統產業如IT、消費電子等規模龐大,但卻依舊處于產業鏈低端。對此現狀,東莞在傳統和新興產業間該如何取舍?
對于這個業界關注的問題,東莞選擇了兩條腿走路,在發展側重上有不同定位。即以發展新興產業為突破口,大力扶持市場潛力大、產業附加值高的創新型產業,帶動產業跨越升級,同時穩定現有支柱型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
劉炯賢說,在穩定現有成熟的傳統電子信息制造產業上,將新興電子產業作為突破口。也就是從產業存量上就地轉型升級,在增量上積極引進重大項目、積極促進產業新興領域發展兩方面為抓手。這才是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的根本路徑。
劉炯賢還說,東莞將大力發展設計業,實現從制造向創造的轉變,最終形成“五新齊進、兩業并舉”的局面,實現制造業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設計業、服務業的突破發展。在這里,“五新”指的是新型平板顯示產業、新能源產業、新光源產業、新一代無線通信產業和網絡新媒體產業,“兩業”指的是設計業和現代服務業。
剖析產業核心問題
規劃首次深度剖析了東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存在幾個核心問題。業內認為,盡管這種剖析是官方視角,但觀點仍然比較尖銳。
東莞先后被評為“珠三角地區國家信息產業基地”、“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寮步鎮、石碣鎮、長安鎮、常平鎮、大朗鎮、石龍、企石等鎮街榮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重鎮”、“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廣東省光電產業基地”等稱號。
在這些光芒后面,隱藏著一些核心問題。根據規劃,這兩個問題是:面對依托地緣及政策的自發集聚的產業發展模式與政府主導的大產業發展趨勢之間不相適應,面對以鎮街為單位的自主推進式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與強調整體布局的大基地發展趨勢之間不相適應。
自發集聚的發展模式由于缺乏統一規劃與協調發展,產業鏈各環節各自為戰,缺乏有效統籌布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整體行業利潤率下滑、企業整體競爭力明顯持續下降,很難實現產業規模和市場需求的持續上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