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電子信息產業:扶持政策亟須細化
對于電子信息產業來說,2009年是個相當不錯的年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438.htm據統計,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逐月回升,11月份的數據顯示增長了3.8%;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仍在繼續提升,包括手機、計算機、顯示器、集成電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計算機和顯示器,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已經超過了60%。
不僅統計數據漂亮,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機讓中國“意外”收獲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以頗有代表性的軟件外包業為例,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大型軟件外包公司,包括中軟國際,接到了很多比之前規模大得多的軟件外包標書。中軟國際歐美外包業務總裁孫秀芳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
“中國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確實有價格因素。不可否認,金融危機也給了其他發展中國家一個機會,甚至有些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優勢比中國更明顯。但是,除了價格優勢,中國充足穩定的人力資源供給、穩定的政局、逐年向好的商業環境,以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都為中國承接全球服務項目加分。”孫秀芳認為,2010年中國軟件外包業務將持續增長。
不僅僅是軟件外包行業,鑒于世界經濟企穩回升等各方面因素,業內人士相信,2010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業績將好于2009年。
“但是一些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較大的困難。”在2009-2010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運行暨彩電行業研究年度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在發言中稱,全球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定,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繼續加強,企業投資意愿不強的狀態尚未明顯改觀……
“政府的扶持政策應該繼續下去。”賽迪顧問信息產業研究中心咨詢師邱先磊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從2009年初,國家即陸續出臺了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相關扶持政策,包括出口退稅、《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提振作用。
事實上,根據《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2009-2010年的三年期限規定,2010年,電子信息產業的一攬子計劃還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國家層面上,我國政府已經承諾了應對金融危機政策不退出政策,國家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扶持政策亟須細化。“內需這塊,四萬億投資真正有多少拉動了消費型的內需?其實很少,大部分都用在基礎建設方面了。2010年要真正把消費需求拉動起來。”邱先磊指出。
外需市場上,同樣以軟件外包行業為例,“之前政府雖然下了大力氣支持產業發展,但并沒有把握住離岸服務外包的關鍵問題,即:現在企業能否接到離岸項目大單,關鍵是中國國家品牌的塑造和推廣,產業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和挽留,以及企業服務經驗的積累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孫秀芳建議,2010年,政府應在搭建國家品牌、吸引高端人才上發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