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動了誰的奶酪
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上網本出貨量已占到筆記本電腦出貨總量的28%。2009年的經濟低迷在讓用戶減少了IT設備購買費用的同時,也拉動了上網本銷量。然而眾多分析機構的報告異口同聲地認為,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上網本的增長速度將會放緩,也許會于今年退出市場。“現在主流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已經降到3000到4000元,而且有向2000多元下滑的趨勢。”分析師吳健告訴記者,“一方面,主流配置筆記本電腦價格的不斷下滑,在不斷壓縮上網本的市場空間,上網本市場本身就會不斷萎縮;另一方面,上網本的熱銷也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主流筆記本的銷售價格,使筆記本產品的整體利潤進一步縮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975.htm壓垮上網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蘋果的平板電腦很有可能成為壓垮上網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你愿意那樣說的話,我們在該類別的產品是iPhone,它能上網沖浪、能收發郵件,總之上網本能干的它都能干。”雖然喬布斯將iPhone與上網本化為一個類別,但是顯然,“關注上網本的用戶也會很關注iPad。”
盡管iPad并非一款功能齊全的電腦,沒有USB插口和攝像頭等缺點都廣為各方詬病,但是其能流暢處理與上網本類似的許多功能。雖然體積小巧,但iPad仍然可以收發電子郵件和瀏覽互聯網。從價格上來說,最便宜的iPad售價也就只有3000多元人民幣。
“平板電腦在尺寸上顯然比上網本更為便攜,而且由于采用了自己的A4芯片,蘋果平板電腦的待機時間得以大大延長。”優派手機總經理蔡曉農告訴記者。實際上眾多使用X86架構的上網本,由于芯片組功耗的問題,實際待機時間往往只有2到3個小時。而隨著智能手機芯片的不斷發展,1GHz主頻的芯片已經完全能夠在勝任智能手機需求的同時,滿足平板電腦的需要。出身手機解決方案的ARM架構顯然在功耗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讓平板電腦在續航上突破了傳統的“3小時”瓶頸,蘋果宣稱其iPad能夠續航10個小時以上。
盡管喬布斯和他的伙伴們并沒有把上網本納入“法眼”,但是其平板電腦的推出卻在某種意義上完成了對上網本的致命一擊。
記者點評
屬于蘋果自己的產業鏈
如果我們從iPod身上只是看到了蘋果以在線音樂商店的模式將客戶拴住的話,那么iPhone的模式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能夠利用自身模式將AT&T這樣北美電信巨頭挾持的蘋果,而現在,到了iPad時代,蘋果要徹底顯露自己的野心了,那就是將產業鏈每個環節都納入自身體系,完成產業鏈建設的閉環。伴隨著一代代產品,我們觀察蘋果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可以發現,似乎其每一步都在為構建真正屬于其自己的產業鏈帝國而布局。
在筆記本和臺式機推出的時候,蘋果采用的是英特爾和 nVIDIA的芯片,iPhone用的也是從三星定制的處理器芯片。而到了iPad時代,蘋果在自身A4型芯片成熟之后,終于拋棄了老友英特爾,開始了自己的產業鏈上游之旅。
喬布斯的布局一切都要從2008年說起,那年蘋果收購了一家150人的創業公司PASemi,以此進入了芯片行業。這家公司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其工程師多數都是來自硅谷的資深專家。喬布斯如何在一年多的時間研發出了能夠處理大規模數據量并功耗極低的芯片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憑借A4,蘋果完成了向產業鏈上游核心技術的飛身一躍,蘋果也向著挑戰移動設備行業的既定格局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軟件方面,iPad延續了iPhone的軟件應用商店模式,而且對軟件提供商的掌控,也沒有放松。為配合新品,蘋果向EA定制了基于iPad的極品飛車、棒球等游戲。為了爭取更多的閱讀資源來充實自己的bookstore,蘋果已經與全球主流的出版商簽署了版權合作協議,將產業鏈中的內容控制權攬入了懷中。
至此,蘋果完成了其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布局,無論是上游的芯片產業,還是終端,以及內容和操作系統,一條屬于蘋果自己的產業鏈已經形成。
對產業鏈全局的掌控在產業鏈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看來是封閉和冥頑不化,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自主研發的舉措能夠讓蘋果有可能推出比競爭對手速度更快、更為省電的產品,也有助于更好地在產品從芯片設計到最終成型的整個研發過程的保密。
《福布斯》雜志說:“蘋果面前永遠站著一個具有超人力量的惡巫。”這個巫師從IBM換成英特爾,然后又變成微軟。不過現在更多的人認為這個巫師也許是谷歌。面對固執地掌握整個產業鏈的蘋果,人們很自然地會對谷歌產生好感。畢竟在擁躉們看來,谷歌提供了一個原先從未有過的平等分享和開放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