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uC/OS II在S3C2410上的移植

        uC/OS II在S3C2410上的移植

        ——
        作者: 時間:2010-01-1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和數字化產品的普及,以計算機技術、芯片技術和軟件技術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tǒng)再度成為當前研究和應用的熱點。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和功耗嚴格要求的嵌入式系統(tǒng)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件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嵌入式微處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分別是其硬件和軟件的核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4871.htm

          ARM處理器由于其具有小體積、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等特點,廣泛應用在16/32位嵌入式RISC解決方案中,幾乎占有嵌入式微處理器市場分額的75% ,本文選定三星公司生產的一款基于ARM920T核的高性能低功耗SOC芯片S3C2410作為移植方案的硬件平臺。市場上主流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有Vxworks、pSos、WinCE、Linux等,基于實時性、成本以及開發(fā)難度方面的考慮,我們選擇――開放源代碼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

          1 介紹

          (Micro Control Operation System Two)是一個可以基于ROM運行的、可裁減的、搶占式(見圖1)實時多任務內核,具有高度可移植性,特別適合于微處理器和控制器,是和很多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性能相當的實時操作系統(tǒng)(RTOS)。為了提供最好的移植性能,uC/OS II最大程度上使用ANSI C語言進行開發(fā),并且已經移植到近40多種處理器體系上,涵蓋了從8位到64位各種CPU(包括DSP)。

          

         

          uC/OS II可以簡單的視為一個多任務調度器,在這個任務調度器之上完善并添加了和多任務操作系統(tǒng)相關的系統(tǒng)服務,如信號量、郵箱等。其主要特點有公開源代碼,代碼結構清晰、明了,注釋詳盡,組織有條理,可移植性好,可裁剪,可固化。內核屬于搶占式,最多可以管理60個任務。從1992年開始,由于高度可靠性、魯棒性和安全性,uC/OS II已經廣泛使用在從照相機到航空電子產品的各種應用中。

          2 uC/OS II在的可移植性

          所謂移植,就是使這個實時內核能在某個微處理器上運行。為了方便移植,大部分的uC/OS II代碼是用c語言寫的,但仍需要用c和匯編語言寫一些與處理器相關的代碼,這是因為uC/OS II在讀寫處理器寄存器時只能通過匯編語言來實現(xiàn)。由于uC/OS II在設計時就已經充分考慮了可移植性,所以uC/OS II的移植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uC/OS II的框架結構如圖2。

          

         

          uC/OSII的正常運行需要處理器平臺滿足以下要求:

          a)處理器的C編譯器能產生可重入代碼。

          b)用C語言就可以打開和關閉中斷。

          c)處理器支持中斷,并且能產生定時中斷(通常在10至100Hz之間)。

          d)處理器支持能夠容納一定量數據(可能是幾千字節(jié))的硬件堆棧。

          e)處理器有將堆棧指針和其它CPU寄存器讀出和存儲到堆棧或內存中的指令。

          S3C2410處理器采用ARM920T內核,內部共有37個寄存器,其中R13通常用作堆棧指針,只要系統(tǒng)RAM空間允許,堆棧空間理論上沒有限制。ARM處理器提供ARM指令和Thumb指令兩種指令集,每種指令集都包含有豐富的指令對堆棧進行操作,可以隨意的對處理器中的寄存器進行堆棧操作。根據堆棧生長方向的不同,可以生成4種不同的堆棧,分別是滿遞增、空遞增、滿遞減(此移植中使用的是滿遞減方式)、空遞減。芯片內集成5個定時時鐘,任何一個都可以產生定時中斷,滿足第三條要求。ADS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內置編譯器可以產生可重入代碼,并且支持內嵌匯編,C環(huán)境中可任意的進行開關中斷操作。綜上所述uC/OS II完全可以移植到運行。

          3 主體移植過程

          3.1 設置與處理器及編譯器相關的代碼[OS_CPU.H]

          不同的編譯器會使用不同的字節(jié)長度來表示同一數據類型,所以要定義一系列數據類型以確保移植的正確性。下面是uC/OS II定義的一部分數據類型。

          typedef unsigned char BOOLEAN;

          typedef unsigned char INT8U;/*無符號8位*/

          typedef signed char INT16S;/*帶符號8位*/

          typedef unsigned int INT16U;/*無符號16位*/

          typedef signed int INT16S;/*帶符號16位*/

          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32U;/*無符號32位數*/

          typedef signed long INT32S;/*帶符號32位數*/

          typedef float FP32;/*單精度浮點數*/

          typedef double FP64;/*雙精度浮點數*/

          typedef unsigned int OS_STK;/*堆棧入口寬度*/

          typedef unsigned int OS_CPU_SR;/*寄存器寬度*/

          uC/OS II需要先關中斷再訪問臨界區(qū)的代碼,并且在訪問完后重新允許中斷。uC/OS II定義了兩個宏來禁止和允許中斷:OS_ENTER_CRITICAL()和OS_EXIT_CRITICAL(),本移植實現(xiàn)這兩個宏的匯編代碼。

          #define OS_ENTER_CRITICAL()(cpu_sr=OSCPUSaveSR())/*Disable interrupts*/

          #define OS_EXIT_CRITICAL()(OSCPURestoreSR(cpu_sr))/*Enable interrupts*/

          EXPORT OSCPUSaveSR

          OSCPUSaveSR

          mrs r1,cpsr

          mov r0,r1

          orr r1,r1,#0xc0

          msr cpsr_cxsf,r1

          mov pc,lr

          EXPORT OSCPURestoreSR

          OSCPURestoreSR

          msr cpsr_cxsf,r0

          mov pc,lr

          3.2 用C語言實現(xiàn)與處理器任務相關的函數[OS_CPU_C.C]

          OSTaskStkInit()

          OSTaskCreateHook()

          OSTaskDelHook()

          OSTaskSwHook()

          OSTaskStatHook()

          OSTimeTickHook()

          實際需要修改的只有OSTaskStkInit()函數,其他五個函數需要聲明,但不一定有實際內容。這五個函數都是用戶定義的,所以OS_CPU_C.C中沒有給出代碼。如果需要使用這些函數,可以將文件OS_CFG.H中的#define constant OS_CPU_HOOKS_EN設為1,設為0表示不使用這些函數。

          OSTaskStkInit()函數由OSTaskCreate()或OSTaskCreateExt()調用,需要傳遞的參數是任務代碼的起始地址、參數指針(pdata)、任務堆棧頂端的地址和任務的優(yōu)先級,用來初始化任務的堆棧,初始狀態(tài)的堆棧模擬發(fā)生一次中斷后的堆棧結構。堆棧初始化工作結束后,OSTaskStkInit()返回新的堆棧棧頂指針,OSTaskCreate()或OSTaskCreateExt()將指針保存在任務的OS_TCB中。調用OSTaskStkInit()給任務做一個初始的任務上下文堆棧,形狀如圖3。

          

         

          3.3 處理器相關部分匯編實現(xiàn)

          整個uC/OS II移植實現(xiàn)中,只需要提供一個匯編語言文件,提供幾個必須由匯編才能實現(xiàn)的函數。

          a)OSStartHighRdy()

          該函數在OSStart()多任務啟動之后,負責從最高優(yōu)先級任務的TCB控制塊中獲得該任務的堆棧指針sp,通過sp依次將CPU現(xiàn)場恢復,此時系統(tǒng)就將控制權交給用戶創(chuàng)建的該任務的進程,直到該任務被阻塞或者被其他更高優(yōu)先級的任務搶占了CPU。該函數僅僅在多任務啟動時被執(zhí)行一次,用來啟動第一個,也就是最高優(yōu)先級的任務執(zhí)行。

          b)OSCtxSw()

          該函數是任務級的上下文切換函數,在任務因為被阻塞而主動請求與CPU調度時執(zhí)行,主要工作是先將當前任務的CPU現(xiàn)場保存到該任務堆棧中,然后獲得最高優(yōu)先級任務的堆棧指針,從該堆棧中恢復此任務的CPU現(xiàn)場,使之繼續(xù)執(zhí)行,從而完成一次任務切換。

          C)OSIntExit()

          該函數是中斷級的任務切換函數,在時鐘中斷ISR中發(fā)現(xiàn)有高優(yōu)先級任務在等待時,需要在中斷退出后不返回被中斷的任務,而是直接調度就緒的高優(yōu)先級任務執(zhí)行。其目的在于能夠盡快讓高優(yōu)先級的任務得到響應,保證系統(tǒng)的實時性能。

          d)OSTickISR()

          該函數是時鐘中斷處理函數,主要任務是負責處理時鐘中斷,調用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OSTimeTick函數,如果有等待時鐘信號的高優(yōu)先級任務,則需要在中斷級別上調度其執(zhí)行。另外兩個相關函數是OSIntEnter()和OSIntExit(),都需要在ISR中執(zhí)行。

          4 測試

          至此代碼移植過程已經完成,下一步工作就是測試。測試一個象uC/OS II一樣的多任務實時內核并不復雜,甚至可以在沒有應用程序的情況下測試。換句話說,就是讓這個實時內核在目標板上跑起來,讓內核自己測試自己。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避免使本來就復雜的事情更加復雜;第二,如果出現(xiàn)問題,可以知道問題出在內核代碼上而不是應用程序。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運行一些簡單的任務和時鐘節(jié)拍中斷服務例程。一旦多任務調度成功地運行了,再添加應用程序的任務就是非常簡單的工作了。

          5 結束語

          采用基于ARM9的S3C2410嵌入式微處理器,可以使系統(tǒng)具備高性能的運算能力的同時便于與各種外設連接擴展,簡化了硬件設計,維持小型化的同時降低了系統(tǒng)成本。uC/OS II作為一個源代碼公開的操作系統(tǒng),在具體應用中穩(wěn)定可靠,并且支持uIP TCP/IP協(xié)議棧、ucGUI等,可擴展性強,功能強大。本系統(tǒng)采ARM9+uC/OS II開發(fā)設計,具有精度高、運行穩(wěn)定、實時性好、抗干擾能力強、性價比高的特點,可以在各種工業(yè)場合中廣泛應用,達到了設計的初衷。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關鍵詞: uC/OS II S3C2410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嵊泗县| 五华县| 平罗县| 涿州市| 会理县| 满洲里市| 宁武县| 桂东县| 皋兰县| 太保市| 资讯 | 金寨县| 宝山区| 南昌县| 祁东县| 乐昌市| 民权县| 广德县| 调兵山市| 阜新| 荔波县| 英山县| 安远县| 肇州县| 阜康市| 德庆县| 通化市| 兴宁市| 财经| 汕头市| 环江| 克东县| 东方市| 太原市| 怀宁县| 柞水县| 神木县| 西盟| 新乐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