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或將成手機標配,但前路依然漫漫
喬布斯堅持:“蘋果的產品必須持續使人驚喜”,那下一個驚喜是什么? 會是業界傳出的下一代iPhone上要加入的投影功能嗎?由于鍵盤小和屏幕小,輸入和輸出不方便一直是手機的先天性限制。蘋果iPhone采用觸摸輸入,大大簡化了手機的輸入和操控問題,在自己大獲成功的同時,也造就了觸摸輸入的迅速流行。投影作為非常簡便的輸出技術,能否重復觸摸輸入在手機上的成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161.htm除了蘋果的傳聞外,業界巨頭諾基亞已經宣稱要推出投影手機,和上一次對觸摸功能的反應速度相比,這一次諾基亞快了很多。三星公司更是已經推出了投影手機W7900,投影面積可達50英寸。國內手機制造商盛泰和微投影光學引擎提供商深圳紅蝶科技也合作推出了投影手機E1000,該款手機在08年天津手機展上亮相后,今年已經小批量生產了幾K試水國外市場。深圳中電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概念投影手機LitPhone也在2009年4月份的香港電子展上初次亮相。
投影手機前的四座大山
隨著國內外手機廠商紛紛跟進,業界已經把投影當作手機下一個標配功能而給予厚望,希望它可以重復拍照功能進入手機時的軌跡,但調查公司iSuppli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世界微投影手機的出貨量不會超過50K。iSuppli預測到2013年,微投影手機的出貨量將超過300萬臺,雖然4年時間成長60倍,但和每年超過十幾億的手機出貨量比較,顯然談不上標配。
業內廠商也顯得比較謹慎,例如臺灣微投影引擎制造商揚明光學在09年8月就大幅向下修正了微投影模組的出貨比重,由2月預估的占2009年銷售額19%下調到5%。而此前因為和投影手機扯上關系,揚明光學的股票曾一度高漲。投身微型投影研發兩年多的深圳中電數碼,也將09年微投產品出貨量目標由60k調整為30k。
哪些因素影響了微投影進入手機成為標配?成本、功耗、亮度和散熱成為橫亙在投影手機面前的四座大山。成本問題首當其沖,即使采用相對較為便宜的LCos技術,無論是3lm還是7lm亮度,增加的成本都超過30美元,而采用DLP技術的三星手機加入微投影功能的成本據估計在85-100美元之間。這樣的成本目前只有高端手機可以承載,因此盛泰選擇了在海外市場試水。
如何破解成本困局?
那么如何降成本?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先細數一下微投影市場的技術提供商群落。目前微投影主要分為三大陣營:TI獨家的數字光處理(DLP)陣營,3M、奇景光電(HIMAX)等支持的硅基液晶(LCos)陣營,以及Microvision支持的以激光為光源的激光微投影陣營。由于安全性和成本限制了激光投影技術的發展,DLP和LCos是目前的兩大主流技術。
由于DLP是TI公司獨有的技術,該技術的降價動力不足;而掌握LCos面板技術的公司則相對較多,包括臺灣奇景光電,美國Displaytech和Aurora公司等,競爭之下,成本的下降會更迅速。深圳紅蝶科技產品經理李紅寧表示:“相比去年,LCos光學引擎的成本已經下降了一半,而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由于成本低, LCos技術被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國大陸眾多山寨廠商看中,LCos陣營的發展勢頭不錯。受LCos影響,多家微投影產品制造商都表示,以前不那么容易打交道的TI已經開始主動和他們接觸。相比LCos的成本優勢,DLP有其技術優勢,目前在亮度、分辨率、色彩、功耗方面都略好于LCOS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