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Wi-Fi未來的八項技術及六大新標準
Wi-Fi廠商已經研發了很多專利產品,令用戶的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可以知道它們是與哪個AP連接的。如今,AP通常標志著Wi-Fi網絡管理的局限性,因為客戶機的射頻是處在一個相對薄弱的管理真空中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160.htm如果借助新的標準Wi-Fi管理協議為客戶機和AP增加智能性功能,那么雙方之間就可以產生很多有趣的協作。
想象一下,你的筆記本電腦的無線網卡或者你的Wi-FiVoIP電話可以在不收發射頻信號時具有節電功能;或者在分享位置數據時,一個AP可以將一個Wi-Fi語音重定向給一個最優的鄰居;或者在某個AP負載過重可能引發斷網故障時可以轉移到鄰近的負載不大的AP上去。例如,Wi-Fi網絡基礎架構還可以定位客戶機在室外的位置,然后根據數據禁止或者允許它連入網絡。
很可能在2010年7月通過的802.11v標準有很多內容可以極大地改善Wi-Fi的管理。它將增加用于收集統計數據的計數器陣列,增加電源管理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改善對定位數據的支持等。不過這一標準必須在客戶機和AP射頻兩方面同時實現。
Wi-Fi聯盟正在研發的Wi-Fi多媒體準入控制規范也將處理這種有關客戶機協作的概念。這一規范將允許無線網絡之間進行協商,管理流媒體會話,即便在同一個AP上請求高清視頻服務時也不回阻斷Wi-Fi語音用戶的連接。Wi-Fi聯盟正字評估一個Wi-Fi網絡管理規范,這是借用了幾個相關的IEEE標準和一些附加的管理功能后制定的。
7. 借助更智能的射頻管理改善移動性
缺乏協作可以說在折磨著射頻管理,因為AP和客戶機一般來說彼此很少知道對方的情況或者無線鄰居的情況,因而無法了解各自的射頻環境。這種單邊性使得優化和管理射頻變得很困難。
例如,當一部Wi-Fi手機離開某個AP時,它便會進入一個無目的尋找另一個AP的進程。但如果該客戶機可以詢問自己的AP,“你的鄰居都有誰,哪個AP是我下一步連接的最佳選擇?”那么客戶機和網絡便可以協作的更好。同時,Wi-FI接入點也將能夠“看到”客戶機的射頻環境,確認較弱的信號或不良覆蓋,然后采取措施對連接實施優化。
IEEE802.11k射頻資源管理標準時去年發表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Wi-Fi廠商已經實現了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系列專利的產品。它們都在擴展自己對于Wi-Fi客戶機的控制,并增加其智能性,從而協同與Wi-Fi接入點基礎架構的請求、行為和活動。Aruba所發布的 AdaptiveRadioManagement 2.0技術就是一個例子。
與此同時,Wi-Fi聯盟也正在利用11k的某些功能,草擬一個VoiceEnterprise的認證規范。目的就是要優化大范圍、企業級Wi-Fi語音環境中的通話質量。
8. 個人區域Wi-Fi
今天,“你的”Wi-Fi就是跟一個AP之間的點對點連接,而在未來,Wi-Fi可以進入任何的個人設備,使其可直接與其他的客戶機連接。例如OzmoDevices就生產一種低功耗芯片,可允許外部設備直接通過Wi-Fi與筆記本電腦連接。
前不久Wi-Fi聯盟剛發布的Wi-FiDirect(WFD)項目將允許筆記本的Wi-Fi網卡繞過AP,直接與無線打印機、相機、投影機、傳感器或者等離子顯示屏相連接。作為一種行業規范,WFD將引入新的可由固件實現的協議,而無須對硬件做什么改變。
與此同時,通過802.11z標準(預計將在2010年7月完成),Wi-FiAP還將使P2P連接成為可能。在這種配置中,客戶端設備可以從一個AP請求直連到另一個鄰近客戶端設備的“許可”,而不必非得經過這個AP。但如果你的客戶機仍然與該AP相連的話,就會處于安全與管理服務的完全保護之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