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成熟成本下降 電容式觸控將大行其道
隨著iPhone觸控手機的廣受歡迎,電容式觸控這一專業的術語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它帶來的嶄新使用體驗,都源于其技術與傳統電阻式觸控的不同。與后者相比,它有更高的穿透率與更真實的色彩呈現,只需輕觸即可操作,而且可以實現多點觸控,具有更輕松靈活的操控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因此,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廠商希望在他們的產品上采用電容式觸控技術。但由于這項技術出現較晚,產品上市時間不長,因此,對于它能否得到快速推廣、被消費者普遍接受等問題,自然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002.htm技術和成本對推廣已無障礙
電容式觸控實際上有兩種實現技術,一種是SCT(表面電容觸摸),另一種是PCT(投射式電容觸摸)。據專家介紹,兩種技術有各自的優缺點。
“PCT在成本、功耗、壽命、觸點等方面都較SCT有明顯的優勢,它適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GPS、網絡電話、家電等消費電子產品。但SCT也有其自身優勢,現在主要應用于Kiosk、POS終端、ATM、游戲機、報欄、安防系統等領域。”國際觸控(亞太)有限公司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張培告訴記者。
愛特梅爾公司觸摸技術部資深營銷總裁JonKiachan認為,因PCT具有表面觸摸技術所無法提供的真正多點觸摸功能,而此項功能正在快速成為消費電子、家用電器、白色家電和各種其他應用的標準需求,因此它將得到快速發展。
電容式觸控固然在使用體驗和性能上明顯優于電阻式觸控,這也是它很快成為電阻式觸控替代技術的原因,但其推廣時間不過才短短2年多,技術與產品的成熟度自然會受到一定的質疑。據了解,早期的電容式觸控產品存在發光嚴重、透光率不均勻、漂移等缺陷,現在這些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這恐怕也是消費者最想了解的。
這一點從廠商的回答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人機觸控界面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經理蔡政地告訴記者,目前的電容式觸控產品性能已相當穩定,針對相關光學性能、線性度、位置漂移等問題也已都有長足的進步,現在的技術成熟度已能滿足大多數相關產品的性能要求,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廠采用電容觸屏作為相關產品設計應用證明了這一點。
蘇州瀚瑞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洪錦維則介紹說,電容屏主要的缺陷就是當環境溫度、濕度改變,環境電場發生變化時引起電容變化,從而產生漂移。但他們的IC能夠容忍較高的阻抗,對于ITO來講,阻抗越高,透光率越好,而他們采用獨特的掃描方式也解決了漂移的影響。
除了產品成熟度之外,業界也曾擔心成本問題會阻礙電容式觸控產品的推廣。據悉,目前電容觸屏的模塊價格較高,大約是純平電阻式觸屏的1.4~2倍多。
但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與電阻式產品的這個成本差異并沒有被供應商看做是產品普及的障礙。這是因為電容式觸控目前多被用在中高端的產品上,它與電阻式觸控的定位有所區別,而且中高端產品,尤其是智能手機采用電容式觸控已經是今后的趨勢。張培表示:“把電容式觸摸屏與傳統的電阻式觸摸屏的成本相比較是個誤區,因為無論在性能和技術上二者是截然不同檔次的產品。為什么沒有人說iPhone的價高,是因為沒有可比的參考。”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