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資深院士:研究者一年內發10篇論文,極有可能全是水貨

        資深院士:研究者一年內發10篇論文,極有可能全是水貨

        發布人:計算機視覺工坊 時間:2023-08-07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某資深院士曾和我說:“現在突破任何一個科技難題都非常困難。一般說來,若某研究者一年內發表10篇論文,極有可能全是水貨......”


        不少人說:“好學術文章是改出來的。”果真如此嗎?且聽我慢慢道來。


        從文章的外在形式上看,一篇好文章應滿足思路清晰、內容精簡、表述準確、論證有力、圖表美觀、引用規范等要素,這樣才能便于讀者閱讀理解。要做到此,除對初稿反復調整、打磨、潤色等外,幾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圖片
        從這個角度看,貌似好文章是出來的。
        然而,若文章內核的創新性不強、科學貢獻很小,無論文章的外在形式多么吸引眼球,只能認為可讀性強,但稱不上名副其實(真正)的好文章。


        真正的好文章主要由其內核的強創新性和實質貢獻決定,文筆流暢只能起到錦上添花之功效;然而,若沒有這樣的內核充盈,寫得再好也只能歸為名不副實的雞肋文章。


        判斷一篇文章的創新性和貢獻,應著重看:

        01

        突破了什么(學術定論/主流共識/思維定式/研究范式/現行做法/權宜之計/學術僵局等),提出了什么新思想/新原理/新理論/新方法實現突破的,突破的程度多大,意義多大;

        02

        邏輯推理的前提和過程有無漏洞,證據是否強壯——無偏性和無反例,邏輯和證據是否支持結論。


        若文章中的工作找到了突破某重要科技難題的妙招,能推動學科跨越式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即內核杠杠滴(硬核),這才是真正的好文章;若這樣的文章條理清晰,則如虎添翼。能做出這樣工作的作者,通常邏輯能力強勁,表達功夫上乘,撰寫的文章可讀性也強。


        反之,那些跟風克隆的內卷式文章,多屬于提供數據驗證前人工作的抬轎文章,因為缺乏新的學術思想,對我們認識世界乃至改造世界的貢獻寥寥,即使寫的再華麗,即使文章發在CNS期刊或未來的《宇宙學報》,又有神馬價值呢?!


        科研是異常艱辛的智力勞動,只有全身心投入、長時間潛心探索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即使再有天賦的研究者要想做出優異成績,都需要付出足夠的時間成本
        若把大把時間用于鉆研上,當靈感光顧茅塞頓開時則可能做出原創成果;反之,若把大把時間用于做撿漏補遺實驗與寫論文、改論文上,雖可多快好省地掙得名利,然只能出些雞肋成果。綜上,真正的好文章是基于奇思妙想干出來的,是靠十年磨劍磨出來的,是坐冷板凳練出來的,而文章的認真撰寫和反復修改只能起到錦上添花作用。當然,若沒有硬核這個“錦”,而只有軟核這個“陋”,花兒的裝扮效果會大打折扣。


        換句話說,即使把最美的花兒插到牛糞上,花兒不可能改變牛糞的本質,即牛糞依然是牛糞,絕不可能成為“錦”,最多只是表面光鮮而已。


        雖然花兒能暫時汲取牛糞低劣的營養而電光朝露(這里比喻跟風克隆文章發在高影響因子期刊、短期引用量大而喧囂一時),但隨著時間的流失、營養的急速斷供(牛糞不能長期供給營養),花兒終將枯萎、干癟的牛糞也隨之會原形畢露(比喻經不起實踐檢驗的成果終將淡出歷史舞臺)。


        某資深院士曾和我說:“現在突破任何一個科技難題都非常困難。一般說來,若某研究者一年內發表10篇論文,極有可能全是水貨;若十年內發表1篇論文,則有可能是硬貨。”


        實際上,他這句話表達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之理念,我理解并贊同,并愿以此與大家共勉。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AI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巨野县| 南京市| 绍兴县| 长海县| 苍山县| 波密县| 兰溪市| 武威市| 浑源县| 公安县| 泸水县| 深水埗区| 长治市| 抚顺市| 杭锦后旗| 乐安县| 常宁市| 无锡市| 蛟河市| 新宾| 桃园市| 桐梓县| 万山特区| 兴义市| 沂南县| 关岭| 迭部县| 彝良县| 泰顺县| 霍林郭勒市| 新安县| 吉木乃县| 秦安县| 忻州市| 衡东县| 营山县| 宝应县| 临沂市| 内黄县|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