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 碳數據交換共享安全要求
以下內容整理自清華大學《數智安全與標準化》課程大作業期末報告同學的匯報內容。
一、概念
碳排放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在現實中,怎么去進行一個更加精細的計算?
首先,需要一個主體,一般來說是企業和政府。
ISO14064是基于溫室氣體排放標準GHG Protocol來制定的一套對于企業或組織的碳排放計算標準。
以上舉例汽車制造企業的碳排放,在三個范圍內會產生哪些微小的碳數據。
二、價值與情景
碳數據本身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在國際談判和“雙碳”路徑規劃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碳數據價值,我們設計一個流通框架,將三個范圍的碳數據通過企業或電網,共享給政府,再共享給研究機構,然后再去推薦一些相應的研究。
如果我到把碳數據利用情景具體鏈接到流通過程當中,這些數據會源源不斷的輸入進來,最終達到研究使用的目的。
三、流通與風險
四、交換共享規范
碳排放過程共享特性風險,可分為碳數據提供階段和進入共享平臺階段。
前置機是數據推送階段最直接的部分,包括三種數據獲取方式,庫表、文件和服務。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