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已開始量產12納米級DDR5;消息稱日本為美光補貼14.5億美元生產1γ制程DRAM;聯想稱PC最早下半年恢復增長…
【CFM匯總之半導體產業鏈動態】
1、三星電子已開始量產12納米級DDR5 DRAM
2、消息稱美光從日本獲得2000億日元資金,用于生產1γ制程DRAM
3、東芯股份:公司先進制程1xnm NAND Flash產品已完成功能性驗證
4、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5、長鑫存儲公布“半導體結構檢測方法”等相關專利
6、三星電子再次發生核心技術泄露事件
7、Crucial英睿達推出Pro系列內存條:提供DDR5和DDR4兩種版本
【CFM匯總之應用市場】
1、聯想楊元慶:PC最早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恢復增長
2、傳音控股:業務已覆蓋70多國家和地區,未來將選擇重點市場進行突破
3、小折疊終極形態!摩托羅拉6月1日發布新機
4、消息稱大眾汽車將采用華為軟件
5、三星電機推出世界上容量最大EV MLCC
6、微軟CEO納德拉:AI將創造新工作機會,可能出現10億技術開發者
7、英偉達黃仁勛:AI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能
8、阿里云推出企業級計算實例g8a和性能增強型實例g8ae
9、騰訊高管:云業務總收入占比不到10% 云產品降價對騰訊影響不是特別大
10、中國電信:目前云價格體系沒變化,是否跟進降價需看市場反饋
11、我國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設施規模化應用
【半導體產業鏈動態】
1、三星電子宣布12納米級DDR5 DRAM已開始量產
三星電子宣布其采用12納米級工藝技術的16Gb DDR5 DRAM已開始量產。
與上一代產品相比,三星最新的12納米級DDR5 DRAM功耗降低了23%,晶圓生產率提高了20%。出色的能效表現,使它能夠成為全球IT企業的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節能減排的優秀解決方案。
三星12納米級工藝技術的開發基于一種新型高κ材料,這種新型材料有助于提高電池電容。高電容使數據信號出現明顯的電位差,從而更易于準確地區分。同時,三星在降低工作電壓和噪聲方面的成果,也讓此解決方案更加適用于客戶公司的需求。
三星12納米級DDR5 DRAM最高可支持7.2Gbps 的速度,相當于每秒可處理大約兩部30GB的超高清電影。三星為滿足客戶需求將持續擴大12納米級DRAM的產品陣容,以支持越來越多的應用,助力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在內的下一代計算。
三星在去年12月完成了16Gb DDR5 DRAM與AMD的兼容性評估,并將繼續與全球IT公司合作,推動下一代DRAM市場的創新。
2、消息稱美光從日本獲得2000億日元資金,用于生產1γ制程DRAM
外媒報道,據稱,美光科技公司從日本政府獲得約2000億日元的財政補貼,以助其在日本廣島生產最先進的1γ制程DRAM。
報道稱,美光將利用這筆資金,把ASML最先進的極紫外光(EUV) 微影設備安裝在廣島的DRAM 工廠,用于生產1γ制程DRAM。美光1γ制造技術原定于2024年的某個時候推出,但目前已被推遲到2025年。
3、東芯股份:公司先進制程1xnm NAND Flash產品已完成功能性驗證
東芯股份披露最新調研紀要稱,公司的SLC NAND Flash在28nm及24nm的制程上持續開發新產品,不斷擴充 SLC NAND Flash 產品線,報告期內部分新產品已達到量產標準。先進制程的1xnm NAND Flash產品已完成首輪晶圓流片及首次晶圓制造,并已完成功能性驗證。NOR Flash產品在力積電的48nm制程上持續進行更高容量的新產品開發,目前512Mb、1Gb大容量NOR Flash產品都已有樣品可提供給客戶。此外,公司在中芯國際的NOR Flash產品制程從65nm推進至55nm,目前該制程產線已完成首次晶圓流片。
4、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上交所上市委公告,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擬募資180億元。華虹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也是行業內特色工藝平臺覆蓋最全面的晶圓代工企業。目前,華虹半導體有三座 8 英寸晶圓廠和一座 12 英寸晶圓廠。據悉,截至 2022 年末,上述生產基地的產能合計達到 32.4 萬片/月(約當 8 英寸),總產能位居中國大陸第二位。
5、長鑫存儲公布“半導體結構檢測方法”等相關專利
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的檢測方法及裝置”專利公布,申請公布日為5月16日,申請公布號為CN116130376A。
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實施例公開了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的檢測方法及裝置,通過在待檢測半導體結構中設置多個相互獨立的連接孔,以通過獲取該待檢測半導體結構的檢測圖像,再根據檢測圖像中連接孔所處位置的圖像特征值,確定該待檢測半導體結構中的連接孔內是否殘留非導電物質。
6、三星電子再次發生核心技術泄露事件
隨著全球半導體霸權爭奪的加劇,三星電子再次發生核心技術泄露事件。
據韓媒報道,據業內人士透露,三星電子設備解決方案(DS)部門近日以涉嫌泄露包含關鍵技術的文件為由解雇了工程師A,并要求國家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工程師A在將包括核心半導體技術在內的數十份重要文件發送到個人外部電子郵件帳戶后被抓獲。一些數據隨后被轉發到另一個外部電子郵件帳戶進行二級存儲。
據報道,與此事件相關的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是,三星電子在其內部網絡上發布了一份全面的通知。通知內容包括對以往泄漏事件的處罰現狀、對工程師A的解雇、要求調查等內容。此舉被視為試圖提高員工對技術泄漏嚴重性的認識。
此前,準備跳槽到海外公司的工程師B,在遠程工作時間被發現在住所存放了數百張顯示包含國家核心技術關鍵數據的PC屏幕照片。三星電子要求對B工程師進行調查,經查明其犯罪嫌疑后,將其逮捕移送審理。
在一審中,工程師 B 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緩刑兩年,并罰款 1000 萬韓元。但檢方提出上訴,稱“鑒于他只承認了極小部分的嫌疑,而且毫無悔意,應當從重處罰”。第二次審判正在進行中。
準備跳槽到國內合作公司的工程師C,也被拍到在自己的屏幕上存儲了數千張重要技術數據的照片。三星也駁回了 C 并要求進行調查。C于上個月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檢方正在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認為量刑過于從輕。
7、Crucial英睿達推出Pro系列內存條:提供DDR5和DDR4兩種版本
據外媒報道,雖然Crucial取消了其Ballistix 品牌的游戲內存,但其似乎仍希望為其客戶提供優質的內存條產品。
消息稱,Crucial近日推出新的Pro系列內存產品,將以 DDR5-5600 或 DDR4-3200 速度提供 DDR5 和 DDR4 兩種版本選擇。其中,DDR4 模塊仍然采用綠色 PCB,而 DDR5 模塊則采用與 Crucial 常規 DDR5 模塊相同的黑色 PCB。
與其常規 DIMM 不同,Crucial 在其 Pro 系列模塊中增加了對 AMD EXPO 和 Intel XMP 3.0 的支持。AMD EXPO僅適用于 DDR5 模塊,而DDR4 模塊支持 Intel XMP 2.0。
【應用市場】
1、聯想楊元慶:PC最早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恢復增長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近日表示,雖然PC正在經歷一些庫存調整,但反映在激活上的實際需求比出貨量表現好得多,相信PC低迷行情已接近底部。最早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PC會恢復增長。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開始為另一輪PC增長做準備了。
2、傳音控股:業務已覆蓋70多國家和地區,未來將選擇重點市場進行突破
針對是否會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2023年Q1業績會上,傳音控股董事長、總經理竺兆江表示:“公司銷售網絡已覆蓋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拉美等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未來將繼續推進新市場拓展戰略,結合目標市場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公司目標選擇重點市場進行突破。”
3、小折疊終極形態!摩托羅拉6月1日發布新機
摩托羅拉手機官宣將于6月1日舉行moto新品發布,宣稱新機是“小折疊終極形態”。
綜合此前爆料,新機可能命名為moto razr 2023,外屏尺寸預計將超過3英寸,將為小折疊外屏帶來的質變。
核心配置方面,新機將搭載驍龍8+芯片,主屏分辨率為2640x1080,刷新率為120Hz或144Hz,外屏分辨率為1056x1066,存儲容量最高可達512GB,內存最高可達12GB。
此外,moto razr 2023將配備3640mAh電池,支持33W充電 ,預裝安卓13系統。
4、消息稱大眾汽車將采用華為軟件
媒體報道,據悉大眾汽車與華為公司舉行了談判,商討其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汽車上使用華為的軟件,希望能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贏得更大的份額。三位知情人士表示,大眾汽車已與華為就在大眾汽車上使用其技術進行了談判。而另一位知情人士稱,大眾汽車也與其他幾家中國公司進行了類似的談判。
5、三星電機推出世界上容量最大EV MLCC
三星電機宣布已開發出世界容量最大的適用于電動汽車的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計劃擴大其高端電子產品陣容,以加速其對汽車電子市場的滲透。
MLCC可幫助電子電路中的電流保持恒定和穩定,主要用于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家用電器、5G 設備和物聯網設備。隨著各種先進信息技術的引入,MLCC在汽車中的使用也在激增。據最新數據,至少有 3,000 到 10,000 個 MLCC 被裝入一輛汽車,例如動力總成、安全部件、駕駛相關設備和信息娛樂系統。
三星電機此次開發的MLCC是作為電動汽車用零部件開發的。新型MLCC的規格分別為250V、33nF和100V、10μF。這兩款新的MLCC在其電壓范圍內具有業內最高的容量,分別針對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和LED前照燈。
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镕在最近的美國之行中會見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三星電子的姊妹公司三星電機也在關注電動汽車零部件。
6、微軟CEO納德拉:AI將創造新工作機會,可能出現10億技術開發者
據報道,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近期表示,關于對人工智能的擔憂,“整個社會”必須團結起來,“最大限度地利用這項技術帶來的機會并降低危險”。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很快,但人仍然是整個鏈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當一項新的顛覆性技術出現時,就業市場都可能出現很大的變化。不過他也相信,人工智能能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我的意思是,可能會出現10億開發者。”納德拉還表示,知識的獲得變得更容易也將對教育行業產生影響。
7、英偉達黃仁勛:AI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能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ITF World 2023半導體大會上,強調了英偉達加速計算和AI解決方案在芯片制造中的潛力,他認為“芯片制造是英偉達加速和AI計算的理想應用”。展望未來,黃仁勛表示,人工智能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能",他也公布了Nvidia VIMA,這是一個多模態具身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在視覺文本提示的指導下執行復雜的任務。
8、阿里云推出企業級計算實例g8a和性能增強型實例g8ae
據阿里云官微消息,2023阿里云峰會·常州站上,阿里云正式發布第八代企業級計算實例g8a以及性能增強性實例g8ae,兩款實例標配阿里云eRDMA大規模加速能力,網絡延時最低8微秒。其中,g8a搭載第四代AMD EPYC處理器,綜合性價比平均提升15%以上,g8ae算力最高提升55%,在AI推理與訓練、深度學習、高性能數據庫等應用場景性能提升顯著。
9、騰訊高管:云業務總收入占比不到10% 云產品降價對騰訊影響不是特別大
騰訊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在業績會上,騰訊高管表示,騰訊云業務占總收入的比例只是個位數,并沒有到10%。最近幾周業內廣泛宣布降價,這些其實是適用于長期預付合同,這些合同主要適用于中小型企業,而非大企業。對于行業而言,云的投入成本是在下降,所以降價本身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價格調整對騰訊的影響可能只是在幾個基點范圍內,并不是特別大。騰訊希望進一步加強在云方面的競爭力,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服務,價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0、中國電信:目前云價格體系沒變化,是否跟進降價需看市場反饋
中國電信表示,目前(云)的價格體系沒有變化,沒有針對行業競爭的價格調整進行應對,至于短期內是否跟進,還需要看未來市場反饋。
IDC中國研究經理崔婷婷表示,短期內,降價必然會對公有云服務商盈利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從目前降價產品范圍來看,影響應在可承受范圍內。從長遠來看,降價是否會對未來云市場格局造成明顯沖擊還需要對市場持續觀察,在同質化較嚴重的領域,可能會出現更多跟進的行為。
11、我國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設施規模化應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17日于安徽合肥舉行的2023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表示,我國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設施規模化應用,并超前謀劃6G、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他表示,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創新應用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產業組織模式、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已日益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