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在 ChatGPT 時代的生死之戰:居然把 DeepMind 和 Google Brain 合并了
Google 將 DeepMind 和 Google Brain 合并為 Google DeepMind 了。Google and Alphabet CEO 桑德爾·皮查伊、DeepMind 創始人 Demis Hassabis 都發表公開信來宣布了這項重要的決定。
在官宣博客中,桑德爾·皮查伊詳細說明了 Google Brain 與 DeepMind 合并后的相關安排:
? 原 DeepMind 英國主管 Demis Hassabis 將作為 Google DeepMind 的首席執行官,領導通用 AI 系統的開發,為谷歌下一代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動力。
? Jeff Dean 不僅將擔任谷歌首席科學家,還兼任 Google Research 和 Google DeepMind 的首席科學家,直接向桑德爾·皮查伊匯報,主要負責確定 AI 研究的未來方向,并領導 AI 相關的最關鍵和最具戰略意義的技術項目,其中“第一個將是一系列強大的多模態 AI 模型”。
? Google Research 將繼續其重要工作,領導算法和理論、隱私和安全、量子計算、健康、氣候和可持續性以及負責任的 AI 領域取得根本性進步,并與現有的技術項目一起向 James Manyika 匯報。
對于以上一系列變化及合并,桑德爾·皮查伊深感振奮:“將所有這些人才整合到一個專注的團隊中,以谷歌的計算資源為后盾,將大大加快我們在 AI 方面的進展。我對這一旅程的下一階段感到非常興奮。”
DeepMind 首席執行官 Demis Hassabis 也對此進行了積極展望:
“通過創建 Google DeepMind,我相信我們可以更快地走向未來。安全、負責任地構建功能更強大、更通用的人工智能,要求我們解決當今時代的一些最困難的科學和工程挑戰。為此,我們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更強大的協作和執行力開展工作,簡化我們的決策方式,以專注于實現最大的影響。
通過 Google DeepMind,我們將世界一流的 AI 人才與計算能力、基礎設施和資源相結合,以大膽而負責任的方式在 Google 和 Alphabet 中創造下一代 AI 突破和產品。Google Brain 和 DeepMind 團隊的研究進展奠定了當前 AI 行業的大部分基礎,從深度強化學習到 Transformers,我們現在將要成為新的聯合單位,共同創造下一波改變世界的突破。”
Google AGI 生死戰
就這樣,Google 將自己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強戰隊集合到了一起,共謀大事,共同迎戰 OpenAI 及其背后的微軟。
看到這兒,不禁感嘆一句“風水真輪流轉啊”,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嗟嘆微軟巨人轉身難,錯失了 Mobile。
而今微軟在薩提亞的帶領下,開源做得不錯,云也很爭氣,在 OpenAI 上的投入迎來了巨大的回報——ChatGPT 席卷全球,帶動了微軟所有業務線的增長。
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王者 Google 今天卻很不如意,其收購的 DeepMind 曾在 2017 年以 AlphaGo 開啟了人工智能熱潮,但這兩年里一直沒有具影響力的新動作。
在 ChatGPT 之后,Google 推出了 Bard 模型,但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
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嘆,為什么 Google 居然在 AGI 的時代這樣掉鏈子了。
筆者認為影響的要素有這樣幾點:
首先,ChatGPT 是強 toC 的應用,和過去 AI 模型不一樣的就在于其極強的通用性。也不像之前 AlphaGo 的學術及圍棋門檻,ChatGPT 的對話理解是無論任何人、無論向它提出任何問題,ChatGPT 都能給出答案,盡管有的時候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但它帶來了極強的用戶應用共鳴。人人皆可用 ChatGPT,立即上手,一張截圖就能輕松傳播。
而 Google Brain 以及 DeepMind 都有著非常強的學術屬性,從做研究、寫 Paper 到進入千家萬戶人人手里的應用,還有很大的距離。在 ChatGPT 出來之前,可能 Demis Hassabis、Jeff Dean 都壓根沒想到要往應用上發力。
有個未經證實的傳聞,說 Jeff Dean 曾力主全資收購或投資 OpenAI,卻在 Hassabis 和 Pichai 這里受阻。
這個究竟是不是真的,還不得而知。但也讓筆者想起了曾經移動時代,Android 創始人 Andy Rubin 曾問蘋果是否有興趣投資或收購 Android。但在喬布斯那里吃了閉門羹,最后,Android 投入了 Google 的懷抱。
也許等時過境遷之時,我們能看到這段故事的真實還原。
歷史告訴我們,當巨頭掉隊時,很容易一蹶不振,逐漸沒落。當然,也可能像微軟這樣,曾經掉隊,但又重回巔峰。
在這場 AGI 的爭奪戰中,Google 最終會走向何方,我們還需打個問號。但無論如何,Google 進入了生死戰的階段。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