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 大數據交易所數據安全流通體系標準化嘗試
第一部分:國內大數據交易所發展現狀
第二部分:國外大數據交易模式及法律法規
歐盟的數據交易模式是基于2022年5月16日所提出的《數據治理法案》,其中提出了數據中介這一新的商業模式,我們研究并歸納數據中介類型、數據中介模式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數據中介潛在問題等。
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為首的首批數據交易所的發展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也是消費者的數據隱私保護并不完善而導致。數據交易雙方與中間商互相不信任,因此廣州數據經紀人試點將著重于提高數據的可用性和數據交易服務的質量,保障數據交易公平和真實性,旨在提升交易之間的信任度。第三部分:大數據安全標準化現狀一、基本情況
除了參考國外數據交易制度,國外數據交易相關法律法規也可以為我們標準化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右下圖總結了各個國家和組織在數據服務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理解我國數據安全產業的發展方向,可在兩個場景為我們提供參考:規范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及互聯網平臺的行為和流通數據的保護。二、市場規范
三、數據保護
四、法律法規標準化建議
五、國際組織
六、國內組織
七、交易所相關
八、大數據交易所數據安全標準化建議
根據對以上相關組織的調研,我們認為國內大數據交易所的建設仍處在初級階段,需要關注行業的發展現狀,同時認清大數據交易所的樞紐位置,把握好場景內三方的不同角色,做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企業標準的聯動,讓它真正的落地。第四部分:大數據平臺安全保障技術一、區塊鏈
二、隱私計算
隱私計算只在數據加密或不可見狀態下進行計算分析,目前實現隱私計算的主要技術: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和可信執行環境。
對目前隱私計算面臨難點,提出基于數據流通場景的統一隱私計算框架。簡要概括,該框架在一個生態系統內上下分別打通了數據交易平臺和隱私計算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完成交易過程的閉環。基于隱私計算框架,我們組對于標準化方面的建議:首先,關注以政府為主導的隱私計算行業規范建設,推動隱私計算行業規范制定和實施,以解決不同隱私計算平臺在計算、設計和管理等方面的差異,為全面可信的數據流通提供可靠的支撐。其次,現階段隱私計算尚未大規模數據交易商業化應用,應該推廣隱私計算在數據交易的應用場景,在檢驗中不斷加強技術建設。在此過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多維的數據加密、嚴格的權限管理以及先進的數據監控技術等,以確保隱私計算的安全性。以上是我們的匯報,謝謝各位專家同學的聆聽!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