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仰望黑科技:或采用輪邊電機技術 “原地調頭”挑戰奔馳EQG
比亞迪高端品牌仰望自誕生之日起就備受行業關注。12月19日,比亞迪在互動平臺表示,仰望品牌將于2023年一季度正式發布亮相首款車型。
據悉,仰望首款車型內部代號為R1,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在最近的網上流傳視頻中,這款硬派越野“解鎖”了“原地調頭”的功能。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測試車輛在場地上“畫出”多個圓形輪胎印跡。
盡管比亞迪官方對此并未予以確認,但在去年11月,比亞迪便曾申請過一項“四輪四電機驅動”的專利。該專利顯示,在中央處理的控制下,每個車輪都可以根據路況需要調整車輪動力。
“比亞迪這款車型或采用了輪邊電機的技術,可以達成原地掉頭和差速轉向功能。”新能源汽車專家宋楠解釋稱,“四個電機單獨驅動四個車輪,可分別實現不同的動力輸出,使其能有效減少轉彎半徑,完成了原地旋轉的動作。”
不過,所謂“原地調頭”的技術并非比亞迪原創,同樣有望在2023年發布的奔馳純電動SUV EQG也曾對外釋放過類似視頻。宋楠表示,奔馳EQG采用的是輪轂電機,“原地掉頭與差速轉向達成的效率比輪邊電機更優秀。”
據悉,輪邊電機和輪轂電機的主要區別在于電機的形式和安裝方式。輪邊電機,顧名思義,即在車輪邊上偏心布置一臺高轉速電機,通過減速機實現驅動車輪;而輪轂電機則是在車輪轂或者輪輞上安裝電機,與車輪同軸或者同心,采用直驅或者集成的行星齒輪減速后驅動車輪。
“輪邊電機需要占用一定的車身空間,但對散熱系統管路要求不高;相反,輪轂電機對散熱系統管路密封要求和簧下質量控制要求較高。”宋楠解釋道。
事實上,比亞迪已經多次對外釋放了仰望R1的“諜照”,包括在涉水、泥濘、叢林以及巖石路段等路況下。上述專利中的中“浮水模式”表明,即便車輛在進入較深的涉水路面并處于漂浮狀態后,也能正常行駛脫困,即業內相傳的“水陸兩棲”能力。
今年11月16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表示,在現有“四位一體”(即,材料安全、單體安全、包體安全、整車安全)的安全體系基礎上,比亞迪還將帶來另一項顛覆性的“黑科技”,為用戶帶來頂級安全守護。而這顛覆性的“黑科技”,首發將搭載高端品牌仰望。
比亞迪方面曾透露,全新品牌仰望的定位高于騰勢,整體售價區間在80萬-150萬元,將運用比亞迪最尖端的汽車技術,代表比亞迪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最強能力。與此同時,新品牌不僅將采用新的標識,而且在品牌、產品、銷售服務網絡、運營團隊等方面都是獨立的。
“未來,比亞迪將形成比亞迪品牌(王朝、海洋)、騰勢品牌、仰望品牌、專業個性化全新品牌矩陣,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滿足用戶多方位、全場景用車需求。”比亞迪稱。
“公司依托DM-i及E3.0兩大先進技術平臺,技術驅動產品量價齊升,高端化路徑清晰。同時公司垂直一體化供應鏈優勢最大化抵御行業不可抗力影響。我們看好公司技術驅動產品力與品牌力持續向上。”華西證券在最近研報中表示。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