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如果沒有搞清楚硬件工程師的真實發展前景,就先別入行

        如果沒有搞清楚硬件工程師的真實發展前景,就先別入行

        發布人:電巢 時間:2022-11-0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很多即將畢業的硬件專業學生還有想要入行硬件的打工人,都很好奇硬件工程師的真實發展前景,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亦或者能否尋得到一片空地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些問題都是影響自己做下一步選擇的因素,請原諒小編不才,沒有太多的硬件行業經驗,但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我有認真的去搜羅一些比較好的“過來人”經驗,在此僅作為分享給到大家,希望能幫助你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行業~

        image.png


        分享1


        本人從事過一段時間硬件工作——板級設計工程師,拋磚引玉從非技術角度說一下自己看法。電子信息行業已經是一個高度成熟的產業,現階段的市場發展趨勢,對硬件工程師新人來說的確是不容樂觀。


        1、硬件工程師淪為“裱糊匠”。很多知友將這個現象歸納為器件性能提升和原廠參考設計的完善,所以硬件工程師變成了高級抄板工。


        在這里不妨設想一下,在20年前,一個剛走出校園的硬件菜鳥A需要搭建一個8031+RS232串口通信的最小系統需要做哪些工作?器件選型需要在代理商字典一樣厚的選型手冊里研讀半天,聯系代理或原廠提供規格書數據手冊,光得到一個datasheet就得花上半周時間。


        從教材或各種文獻中找出板級系統的搭建和調試方法,為昂貴的編程器費用審批不能通過而發愁。制作樣板時沒有方便的EDA軟件和打樣服務,花上大半周時間把電路才能調通。知乎上還有前輩分享過經典案例,某原廠芯片編程指南全國只有一本,需要長途出差跑去對方辦公室,求爺爺告奶奶才能閱讀復印。20年前,哪怕是做一個8031+RS232的小系統,都可能花上大半個月的時間。


        這種事情放在今天是不能想像的,淘寶上有現成的最小系統,有成套低價出售的設計資料,深圳有各種24小時出貨的快板廠,20年過來了,做同樣的一個功能系統,可能只需要1天就實現了。隨便比劃兩下就能用,極少出現點不亮或完全用不了的情況。放在20年前,可能就會因為復位電路設計不當、鎖存器速度過慢這樣的問題浪費數天的調試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硬件工程師的價值在于他們的信息積累,充足調試經驗能幫助系統定義設計過程節約大量的時間成本。


        今天的老板并不會因為他的工程師能閱讀原廠datasheet,知道M廠器件性能比P廠優秀而給他多付工資,這些是硬件工程師的“基本職業素質”。然而我們日常工作又有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進行創造性工作的精力少了。信息的加速流動和透明化將硬件工程師從效率極低的信息收集過程中解放了出來,半導體器件集成化則逐步剝奪了板級工程師對硬件系統定義職能。


        2、研發價值分化使硬件工程師失去主動權。不妨再回到20年前,A的東家接到了某大國企邀約,希望在這套8031+RS232的基礎上為生產線設計一套溫度監控系統。然而A的方案在現場總是被機電設備干擾重啟,競爭對手的硬件老鳥B得知后,拿出來一套現成的RS485方案,把A家打下陣來。


        如今,原廠拿出的大量設計資料和參考指南,任何人都可以免費查閱,諸如「RS485比RS232穩定」這樣的知識差距被無意抹平,信息高度透明時,大量滿足普通消費需求的經典設計無需被重復創造。我們常說「抄抄改改就能出產品」,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抄demo就能出產品,意味整個產業的生產力已經處于相當高的水平,不用為買不到器件找不到配套廠家加工而發愁。但是從硬件工程師的個人發展來說,卻是很不利的情況。


        更要命的是,今天普通硬件工程師面臨的是產業鏈上游的降維打擊。工業4.0、智能家居、可穿戴這樣的產業概念層出不窮,技術信息極大豐富剝奪了普通硬件工程師參與創新的機會,更沒有參與定義技術標準的資格。個人化的創新性的工作不推廣不定義則不可能創造大的效益。


        而產業概念的定義權力卻往往掌握在細分方向的巨頭手上,他們本身掌握甚至把控業界趨勢而將競爭優勢和利潤最大化,小企業只能作為追隨者參與其中。各種廠家為什么樂意分享自己的技術見解和系統設計呢?技術本身很值錢,但對于面向普通消費者大量生產的廉價產品來說,只有保證自身在技術體系里的話話權,才能保證錢能穩穩當當落到口袋里。


        3、從業群體分層和封閉化。這問題下有不少知友都覺得高端職位少,硬件工程師難以在技術上有縱向深入發展,培養成本高昂。關鍵問題在于,電子信息行業尖端技術發展短時間內無法造福整個行業群體。


        舉個例子,測量方案T公司參與定制了80G高速總線的標準,在行業應用非常成功,那么下一代100G標準很有可能也是T公司參與牽頭。T的大客戶Z公司硬件工程師在設計板卡時遇到困難,會首先尋求T公司幫忙。久而久之,T和Z間的技術人員流動會變得平滑。然而T和Z在高速總線上積累的技術經驗對用普通MCU進行應用設計的A和B毫無幫助,T和Z也不會考慮招聘A B作為硬件研發。


        這個問題下說硬件工程師發展差和說硬件工程師發展好的觀點各成一派,幾乎誰也說服不了誰,也許這就是硬件行業的****展產生技術壁壘的體現。能賺錢的知識和技術并不能改造不賺錢的細分方向。技術壁壘讓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分層加劇,并加重了上下流動的成本。


        如何跳出這個怪圈?這個問題下知友提到硬件工程師的價值在于定義產品的能力,既然一味鉆深,縱向走不通,我們可以走橫向發展。但我認為這依然無法打破硬件工程師職業發展的城墻。


        分享2


        作為從業多年的硬件人,我覺得這二十年,硬件工程師的就業環境是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的,變化就是門檻不斷降低,到如今,網上的資料已經豐富到隨便下載點開發板來源資料包,就能夠入門的地步,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門檻降低是一方面,但是隨著高速數字器件和安規標準的不停發展,硬件工程師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拉開,以至于到了出現階級壁壘的程度。


        你拿著開發板資料,搭一個stm32的最小系統有沒有問題?當然沒問題。但是讓你布一個高頻十層板你行不行?整改EMC行不行?射頻天線設計行不行?硬件工程師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專業化,就業經歷成為提升薪資最重要的東西。你如果一畢業就進大廠搞ic設計,或者基帶,或者高速fpga,或者emc實驗室等等,做個幾年跳個槽,收入不可能低,但是如果進小公司還是弄低端電子產品,那可見未來提升空間狹小。


        硬件設計已經變成極度依賴資源的行業,你如果能接觸到先進的實驗室,憑著從業經驗都能拿上一份高薪。這就是硬件和軟件區別最大的地方,軟件的學習資源都是開源的,github要什么有什么,學習成本低,只要努力,進互聯網這個行業不難。但是硬件工程師的階層差距正在不斷拉開,變成吃經驗的行業,誠然你能設計基本的電路就基本餓不死了,但想拿高薪,沒有高端行業從業經歷是不行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你已經能夠接觸到高規格的硬件設計工作,那么繼續做下去肯定是好的,如果你還在低端行業打滾,我建議做硬件的同時也學軟件。兩個都會,那你就有自己獨立做產品的能力,至少就業面能擴展很多,甚至有機會還能出來創業,畢竟現在量產電子產品的成本也越來越低了,打板貼片都網上一條龍可以解決,解決外殼問題就能拿出來賣了,不失為一條可行的創業路徑。


        分享3


        從2個方面分析:


        第一個是你本身情況出發,硬件類( FPGA DSP PCB layout等)、算法類。


        本身基礎情況如何?問題不在于你反感不反感,而是你能否堅持下去或學習的過程中是否順利。是,沒錯,我們這些年輕人是應該受點苦,是該做一些恒久的事情。可如果我們在這個過程能輕松的話,為什么不讓自己輕松點呢?興趣固然重要,在我看來,基礎也同樣重要,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和時間長短的問題,還牽扯到以后你成果的多少和質量(研究生特別看重這個)


        第二個我們談談關于你感興趣的東西——硬件類。其實你這個情況~算不上純硬件,有點帶軟件的意思在里面,因為畢竟咱們自己layout出來的PCB有可能還是需要自己去做一些驅動程序和一些板子的功能調試,還是要自己coding~


        電子開發多好玩,電子設計多有意思。(跟TM吸毒一樣上癮又費錢)看到自己做的板子,自己做的電路,寫上自己的程序,解決了一些項目的問題~摸得著的那種,多有意思!


        這么說吧,硬件這一塊入門易,提升難,需要耗費時間金錢人力,特別吃經驗。想站在金字塔的上層可能就更難了~和會計有一點像,越老越吃香。


        沒有幾年的項目經驗積累吃不下來,注意,我這里的項目經驗指的是對高速信號PCB layout、多層板、EMC、開關電源、FPGA等等,太多太多需要考慮的了~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寫幾個單片機程序(這類的工程師培養起來不是很費事)


        沒有哪個專業是好的,沒有哪個專業是不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興趣主宰)


        如果你真的喜歡搞電子搞嵌入式搞硬件開發,那就入坑吧(我和你一起挖坑一起跳)反正我是沒有退路了~hhh



        最后:如果能行的話,還是選去做2吧~在讀的時候論文專利都相對于要好出一些,對你研究生生涯肯定是很好的,國內環境2比1要的多~并且近年人工智能、大數據又重新帶動了掀起了計算機技術之風~站在風口上的專業肯定是沒得說的。


        而硬件這一塊,國家的政策以及行業的問題導致發展速度遠遠沒有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大數據快(這是我們不愿意承認但是存在的一個事實)。


        拿一份bat offer比什么都來得痛快!并且平臺好,職業生涯發展速度快!當然做軟件這一塊后面也有一些弊端,可能也需要轉型一直做研發也是不現實的!這都是后話了。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硬件 工程師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岳池县| 洛宁县| 团风县| 南溪县| 大连市| 宁陵县| 墨竹工卡县| 鄄城县| 綦江县| 台东市| 兴和县| 兖州市| 武穴市| 新干县| 汝阳县| 宁海县| 兴和县| 米泉市| 峨眉山市| 三原县| 菏泽市| 伊金霍洛旗| 西宁市| 武鸣县| 武强县| 雷波县| 安阳县| 武定县| 青浦区| 揭阳市| 油尖旺区| 三门峡市| 城市| 连城县| 保亭| 合作市| 大同县| 正镶白旗| 舒兰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