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大省放大招!高景氣度下 鋰電產業該怎么投?
高景氣下,這個鋰電大省又放大招。
近日,江西省印發《關于做優做強我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就進一步提升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在全國的優勢地位出臺了10條措施。
《措施》中提出,要大力支持鋰電重大項目建設、支持鋰電企業科技創新、支持鋰電企業上市融資,以及設立鋰電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等,做優做強江西鋰電產業。
▌先做強,再做優作為鋰礦資源大省,江西有著獨特的優勢。其鋰云母主要集中在宜春,前段時間與寧德時代鬧分手的永興材料,兩者分別都在宜春有產業,這使得宜春也享有“亞洲第一鋰都”美譽。
10月12日,一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江西印發的《措施》來看,做強已不再是其第一目標,做優才是其最大追求。
“由于江西鋰礦資源充足,轄區內已落地了不少產業公司,包括贛鋒鋰業、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這些企業除了贛鋒鋰業這一原材料公司,還有電池制造商和整車制造廠,他們都是沖著江西的鋰礦去的,原因就是靠近原材料。投資上也十分大手筆,百億級項目加速落地,這使得江西在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上,本身就有先發優勢。因此,做優成為江西的第一訴求。”
那么,在既有鋰電產業的基礎上如何做優?《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措施》中提到:支持鋰電企業科技創新,對鋰電池關鍵材料、高性能動力型、儲能型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通過省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項目,采用股權質押等方式擇優予以重點支持。
對此,上述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人表示,這其實涉及基礎學科的研發。“江西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的同時,也想起到引導作用,而引導就需要走市場化路線,投身到賽道中。基礎學科的研發都比較漫長,用什么樣的正負極材料,怎樣搭配薄膜更安全,還有沒有其他材料來激動‘鋰’的能量,都需要首有基礎科學的突破,再有科學成果的轉化。”
那么,作為GP的財務投資人機會又在哪里?洛克資本投資董事總經理李音臨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江西只是發布了《措施》,50億元子基金的細則還沒有出臺。“GP是否受益,取決于江西國有資本怎么做。是自己直投,還是與GP合作,或者是做母基金,投子基金……這些都需要看細則。”
當下政策面已明確表態,支持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企業上市。這在李音臨看來,除了江西支持鋰電企業上市,其他地方政府也十分支持,目前沒有不支持新能源企業上市的。至于企業到底在哪里上市,還是取決于當地政府給予的政策回報。”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交所已上市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相關企業達68家,其中科創板21家,滬市主板47家。同時,68家上市公司首發募集資金規模合計639億元。
▌新能源車突破臨界值,鋰電產業該怎么投?在江西發布《措施》之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30%,突破臨界值的消息也被市場關注。
李音臨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由于鋰是活性最強的金屬元素,不管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都需要“鋰”作為能效密度和能量密度的元素。“在化學元素沒有突破的背景下,鋰電池應該是應用最廣泛的產品。同時,鈉離子由于能量密度低,沒辦法在很多場景中替代,只可能在功率密度要求不高的環境中使用,這也加深了鋰電池的需求。”
不過,高景氣度并不代表產業鏈中所有的公司都飛起來。
眼下上市公司三季報紛紛預喜,從已披露的中報來看,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制造廠毛利率從之前的40%,下滑至20%;“蔚小理”等汽車廠商,好一點的毛利率20%多,而蔚來僅有10%。但贛鋒鋰業這一原材料的廠商,毛利率卻從4年前的20%多,突破到60%以上。
“業績浪之下,產業鏈中公司情況到底如何,只有公司自己最清楚。”李音臨認為。
由于鋰電產業景氣度持續高企,那么這一賽道上GP如何找機會?李音臨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鋰電產業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礦產企業手上,典型如贛鋒鋰業。在投資路徑上,除了鋰電池回收企業可投,現在大部分GP還是愿意投紅海中的電池廠商。
“鋰電池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專門供鋰電池制造的設備,以及相關人工智能檢測設備,都值得投。這些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十分亮眼,由于鋰電新能源產業鏈足夠長,圍繞鋰電生產的設備、工具和服務,會因為下游需求,如雨后春筍般地增長。比如,鋰電的激光切割的設備企業,毛利率超過40%。未來圍繞各種服務,甚至連鋰電池外殼都可能誕生幾家上市公司。所以,整個賽道可投面廣泛,GP要做的就是耐心尋找其中的機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電磁流量計相關文章:電磁流量計原理
熱式質量流量計相關文章:熱式質量流量計原理 流量計相關文章:流量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