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會畫畫的人,用 AI 生成的畫作拿下了大賽第一,還不違規......
繼 2016 年 AlphaGo 成為一眾職業圍棋選手們的共同“噩夢”后,最近 AI 繪畫工具又令許多國外數字藝術家們集體“破防”了。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數字藝術家,在經過多年的打磨和積累后,拿著自己繪出的精美畫作參加美術比賽,結果出現一個壓根不會畫畫的人到處“顯擺”說:“大伙看啊,我用 AI 生成的畫拿了比賽第一名欸!”
……咱就是說,這事擱誰誰不破防?近期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舉辦的美術比賽上就出現了這“離奇”的一幕:一位桌面游戲公司的總裁,用 AI 生成的畫作獲得了第一名,也由此引來了一場來自數字藝術圈的“罵戰”。
(獲得第一名的“Theatre d’Opera Spatial”)
AI 生成的畫作,拿下了第一名
這位獲勝者名叫 Jason Allen,是桌面游戲公司 Incarnate Games 的總裁,而這場“罵戰”的起因始于 Jason Allen 在 Discord(聊天軟件)上發布的一則帖子,大體意思是:
這一個月來,我一直在探索用一個特殊提示讓 Midjourney 生成更優質的圖像。期間我用它創建了 100 張圖像,經過數周的微調和策劃后,我將前 3 張圖片用 Gigapixel AI 進行無損放大后打印在了畫布上,并參加了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美術比賽(數字藝術類別)。結果,我最喜歡的作品“Theatre d’Opera Spatial”獲得了第一名,我感到無比興奮!
這個聽起來很厲害的 Midjourney,實際上是一款 AI 繪畫工具,功能類似于 OpenAI 的 DALL·E 2,也是可以根據輸入的文本描述內容生成對應圖像。雖然 Midjourney 并沒有 DALL·E 2 那么“出圈”,但自今年 5 月推出 beta 版后,這款搭載在 Discord 社區上的 AI 工具也吸引了不少“嘗鮮者”——Jason Allen 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美國國家博覽會網站的公布結果來看,Jason Allen 并沒有夸大,他用 Midjourney 生成的畫作“Theatre d’Opera Spatial”確實獲得了數字藝術類別的第一名:
然而,也正因 AI 打敗人類拿到美術比賽第一的事實,以及 Jason Allen 為此興奮不已的態度,令一眾數字藝術家們“怒”了,并由此開啟了一場關于“AI 作品在藝術領域中是否該被認可”的爭論。
比賽評委事先并不了解畫作為 AI 生成
最先開始發酵的,是藝術家 Genel Jumalon 的推特評論區。他截圖了 Jason Allen 帖文并抨擊道:“有人用 AI 生成的作品參加了一場藝術比賽,還獲得了一等獎。這也太過分了。”
這條推文下有一個高贊評論:“我們正在目睹藝術的死亡在我們眼前展開——如果創造性工作也要受到機器的影響,即使是需要高技能的工作也有被淘汰的危險,這樣的話這樣我們將擁有什么?”
與之相對的,有人指出 AI 作畫獲得如此成績值得肯定:“為什么要罵?成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 AI 可以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藝術作品不是一件好事嗎?”
在這兩種對立的聲音之間,還有部分網友提出關鍵要點:“Jason Allen 拿 AI 生成的作品參與美術比賽的數字藝術類到底算不算違規?大賽主辦方允許這種行為嗎?”
從科羅拉多州博覽會公示的比賽規則來看,在數字藝術類別中,并沒有明確禁止使用 AI。一位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女發言人也表示,組織方是在輿論發酵后,才知道是 Jason Allen 的作品是 AI 生成的。
與此同時,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深陷輿論中心的 Jason Allen 始終堅持他的所作所為并非“鉆空子”,而是證明了 AI 的力量。
“我想為 AI 藝術品發表聲明,我覺得我做到了,所以我不會為此道歉。”Jason Allen 補充道,在參賽時他是明確用“Jason Allen via Midjourney”這個形容提交 AI 畫作的。
不過當網友提問他是否向大賽方解釋了“Midjourney”的功能時,Jason Allen 回答:“我應該解釋 Midjourney 是什么嗎?為什么?”他指出,這幅獲獎作品是“使用 AI 工具創作的數字藝術”,因此他沒必要解釋 Midjourney 到底是什么,并強調了他為生成這個作品所做的一系列工作:“我為 AI 生成圖像做了內容提示,微調了好幾個星期,還整理策劃了所有圖像,最終成果中還有至少 10% 使用 Photoshop 對圖像的編輯工作。”
此次比賽的兩位評委 Cal Duran 和 Dagny McKinley 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雖然事先他們不知道 Jason Allen 的作品是用 AI 制作的,但這并不會改變他們的判斷:“評委們在尋找‘如何用藝術講述一個故事,它如何喚起精神’,我認為那件作品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即使相關爭議層出不窮,甚至引起軒然大波,但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
因此,盡管負面評價不斷,但在這一切 Jason Allen 看來只是源于恐懼:“藝術家們很害怕,他們擔心自己會被機器人取代。”同時,Jason Allen 還指出 AI 作品的獲勝使他受到了鼓舞:“我現在不會停下來,這場勝利只會讓我的使命更加大膽。”
在 Discord 的帖文評論中,Jason Allen 透露目前他正試圖在州立博覽會上出售其用 AI 創造的藝術畫作,而此次他的獲獎作品售價為 750 美元。
AI 進入藝術領域,是福還是禍?
這起“AI 打敗人類藝術家贏得第一名”的事件,在推特、HN、Reddit 等許多平臺上都引起了大規模討論,絕大多數人的關注點在于:AI 逐漸進入藝術領域,到底是福還是禍?
以 Al 繪畫工具為例,如今就有非常豐富的選擇,使人類邁入藝術的門檻日益降低:除了上文提到的 Midjourney 和 OpenAI 的 DALL·E,還有谷歌為叫板 DALL·E 推出的 Imagen,比 Imagen 更強、像素更高的 Parti,最早出圈的 Al 繪圖工具 Disco Diffusion,支持中文的“Disco Diffusion”強化版、國產 AI 繪畫之光 Tiamat,表現強勁的開源 AI 工具 Stable Diffusion 等等……
但在很多人看來,此次 Jason Allen 借 AI 之手獲得美術比賽第一的事情,意味著人類藝術家注定會失敗,未來所有藝術家都注定要被 AI 機器取代——事實真的將會如此嗎?
回想 1800 年代相機問世時,也有過類似的巨大爭議:“與藝術家相比,相機似乎輕松完成了所有工作”、“隨著彩色攝影的出現,畫家是否將永遠過時?”然而,放眼兩百年后的如今——人類畫家依然存在。
可以預想到,就算這次由 Jason Allen 引起的爭議逐漸冷卻,未來也還會有其他有關“AI 入侵藝術領域”的討論,但這并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無法共存的關系。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藝術應不斷發展并適應,AI 也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得力幫手,而我們應該思考一種更為折中的解決方式,例如:AI 生成的藝術作品,是否應該有其自己的展示類別?
那么,對于此次 AI 打敗人類藝術家奪下第一的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呢?
參考鏈接:
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22/08/ai-wins-state-fair-art-contest-annoys-humans/?comments=1
https://www.vice.com/en/article/bvmvqm/an-ai-generated-artwork-won-first-place-at-a-state-fair-fine-arts-competition-and-artists-are-pissed
https://www.pcmag.com/news/man-boasts-about-winning-art-competition-using-ai-created-image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