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軍備競賽開始:“耳聰目明”搭配“最強大腦” 復刻電動化路徑有譜了?
15日晚間,蔚來ES7正式發布,售價46.8-54.8萬元。智能駕駛中,該車型配備33個感知硬件,包括:
1顆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最遠探測距離達500米;7顆8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4顆300萬像素高感光環視專用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2個高精度定位單元及車路協同感知和增強主駕感知。
軟件端則搭載蔚來自研NAD平臺,未來有望實現點到點智能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蔚來全系標配Adam蔚來超算平臺,國泰君安指出,這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量產車移動計算平臺。
國盛證券預計,ES7在8月開啟交付后,月度交付有望逐步爬坡至3000-4000臺。
縱觀整個智能化賽道,各路紛紛加快智能駕駛研發布局。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言,“當下的市場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只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實現超車。”
就在上周,集度發布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ROBO-01,搭載雙Orin X芯片及高通8295芯片;同時采用“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共有2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2個攝像頭。
而在剛剛結束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極狐、長安阿維塔、小鵬、理想等多家車企智能電動汽車也集中亮相,高算力芯片、激光雷達、HUD、功放等配置加速上車。
技術及車型加速迭代 智能化或成新一輪車朱格拉周期核心驅動力
國盛證券梳理了現有領先玩家的車型發布節奏、智能駕駛技術路線及功能迭代計劃指出:
一方面,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智能化將成為其長期競爭優勢。
小鵬年內有望率先實現OTA城市輔助駕駛功能;除蔚來之外,理想也將在年內量產車型中搭載自研平臺;零跑、哪吒、威馬則計劃在后續車型中,逐步迭代自研泊車、高速輔助駕駛及更高階功能。
另一方面,各家跨界巨頭中,華為智選問界M5獲市場認可后,2023年有望在問界后續車型搭載全場景智能駕駛;集度ROBO-01已發布概念車型,隨著后續量產推進,其價值有望獲市場重估。
民生證券預計,2022年下半年-2025年,中國乘用車將進入新一輪車型密集投放周期。同時,中國汽車產業新一輪車朱格拉周期(約10年)啟動,智能化有望接力電動化成為核心驅動力。屆時,電動化智能化將呈雙螺旋發展,L3智能車滲透率有望復刻過去幾年電動化的普及曲線,進入快速導入期。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自動駕駛技術、C-V2X、高精度地圖、政策法規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四大驅動因素。
相應地,產業鏈受益環節包括:感知層(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解決防范)、決策層(車規級芯片、算法軟件供應商)以及車路協同側(高精地圖、C-V2X終端模塊及智慧道路RSU/OBU單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