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中國芯片教父”再換戰場!
編輯 | Panken被譽為“中國半導體產業教父”的張汝京,今年已經74歲了。不久前,他剛剛完成又一次職業轉舵——從青島芯恩離職,加入上海積塔半導體。這位在南京出生、移居臺灣、在美國嶄露頭角,又一手創辦中國大陸芯片制造業龍頭中芯國際的傳奇人物,此后一直積極參與芯片產業建設發展:66歲創辦大陸第一家300mm大硅片企業上海新昇半導體,70歲創辦大陸第一家CIDM(協同式集成電路制造)模式企業青島芯恩半導體……如今,張汝京的履歷再次更新——任積塔半導體執行董事、積塔學院院長。
▲5月3日,張汝京在積塔半導體臨港廠區開展企業文化講座,觀看人數近兩千人(圖片來源:積塔半導體微信公眾號)
在大陸的20余年間,這位知名芯片建廠專家,通過一次次的創業,在中國大陸芯片產業屢創先河,從半導體材料到晶圓制造,每一個創業項目都在填補本土供應鏈的薄弱環節。而年已古稀的他,如今依然充滿斗志,到一家主攻特色工藝集成電路芯片制造企業,踏上全新的征程。01.49歲加入世大半導體為在大陸建廠同意合并
▲張汝京提議將合并后的第三個晶圓廠建到中國大陸(圖片來源:央視財經頻道)
張汝京回憶,當時這個提議沒有遭到反對,沒有人講不好。但收購世大半導體后,臺積電并不能兌現到大陸建廠的承諾。張汝京就放棄了在臺積電的股****,攜妻帶子回到中國大陸,投身于國產半導體產業的建設和發展中。02.52歲創辦中芯國際放棄臺灣戶籍造就芯片龍頭
▲江上舟(左)與張汝京(右)
中芯國際的設立并不容易,2005年3月,張汝京受到了中國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的指控和處罰。當時,張汝京同時擁有美國國籍和中國臺灣戶籍,臺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指控其“非法投資”,并判處張汝京500萬新臺幣的罰款。據當時中芯國際的發言人Jimmy Lai透露,臺灣主管部門給張汝京兩個選擇:撤回投資或接受罰款。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中芯國際有多位員工有中國臺灣戶籍,卻并未受到責難,Jimmy Lai說:“由此可以看出,臺灣當局在處理類似事務時具有很強的選擇性。”面對巨額罰款,張汝京選擇放棄臺灣戶籍,繼續創辦、經營中芯國際。而中芯國際的成立,讓中國大陸的晶圓制造實力提升了一個臺階,其北京的12英寸晶圓廠是中國大陸首家12英寸晶圓廠。2003年,中芯國際晶圓銷售額提升至3.6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四大芯片供應商。2004年,中芯國際在香港聯交所和紐交所相繼上市,融資近18億美元。03.66歲創辦新昇半導體破局12英寸大硅片
▲半導體硅片產業鏈以及全球主要硅片企業(圖片來源:廣發證券)
中國大陸雖然是全球硅晶圓的重要市場,但國產自給率很低,大陸半導體大尺寸硅片(300mm、12英寸)的生產能力基本為零。2014年6月,張汝京受邀在上海臨港重裝備區內創辦新昇半導體,總投資約68億元,專注于半導體300mm硅晶圓。新昇半導體成為了國產大硅片的破局者,承擔并全面完成了“40-28nm技術節點的300mm硅片技術研發”的國家02科技重大專項任務,又承擔了“20-14nm 300mm硅片成套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專項任務。04.70歲創辦青島芯恩去年11月出現離職傳聞
▲青島芯恩廠房封頂儀式(圖片來源:青島芯恩)
去年8月,青島芯恩宣布其8英寸廠投產成功,投產產品為功率芯片,良率達90%以上,其光罩廠也于同期完成產品交付。2021年9月,國銀租賃簽署兩份融資租賃合同,向青島芯恩融資29億元。11月,國銀租賃再次發布公告,宣布和青島芯恩簽署融資租賃協議,以先購買設備再回租的方式向青島芯恩融資27億元。在青島芯恩獲得新融資的同時,11月中旬前后就已經有張汝京離職芯恩,加入上海積塔半導體的傳聞。▲去年11月有媒體報道張汝京離開芯恩加入積塔半導體
上海積塔半導體成立于2017年,其背后則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的子公司、中國前十大IC設計公司華大半導體。積塔半導體是一家專注于特色工藝的芯片制造企業,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電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企業,在模擬電路、功率器件芯片代工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當前積塔半導體在上海浦東新區和徐匯區擁有兩個廠區,已建和在建產能共計6英寸7萬片/月、8英寸11萬片/月、12英寸5萬片/月,以及3萬片/月的碳化硅產品。2021年11月30日,積塔半導體宣布完成80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大半導體領投,其他出資方包括上汽集團、小米長江基金、匯川技術、中國互聯****資基金等。05.結語:張汝京三次離開見證國產半導體發展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pwm相關文章:pwm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