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投資大佬中芯國際:11天連獲5個IPO

        投資大佬中芯國際:11天連獲5個IPO

        發布人:芯東西 時間:2022-05-1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手握25家A股上市公司,半導體上市潮背后有個“中芯系”。

        作者 |  高歌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5月17日報道,今天,全球前十大CMOS圖像傳感器公司思特威更新了上市招股書,即將登陸科創板。和很多半導體公司一樣,這家科創板新貴的背后有中芯國際旗下公司的投資,也即將成為中芯國際自4月來收獲的第6家IPO從4月12日到4月22日的11天里,唯捷創芯、拓荊科技、英集芯、峰岹科技、納芯微這5家新上市的芯片公司都有著中芯國際旗下公司和基金的投資。具體來說,中芯海河持有唯捷創芯311.43萬股、蘇州聚源持有拓荊科技180萬股、蘇州聚源鑄芯持有英集芯144.27萬股、聚源聚芯持有峰岹科技207.56萬股、聚源聚芯和聚源鑄芯共持有納芯微243萬股。而這些名字中帶有“中芯”、“聚源”等字樣的投資公司,都是中芯國際的中芯晶圓股權投資或中芯聚源股權投資旗下公司,也是“中芯系”投資公司的主力。而這只是中芯國際投資帝國的冰山一角,其所投公司已有25家在A股上市,還有江波龍、鉅泉光電等多家IPO在科創板或創業板過會。據芯東西不完全統計,“中芯系”投資、持股的企業數量已達137家,其中有21家半導體材料廠商19家半導體設備廠商75家芯片設計廠商4家EDA與IP廠商以及18家IDM(垂直整合制造)、封測、CIM(計算機集成制造)等其他芯片相關供應鏈廠商。

        圖片

        ▲截至5月17日中芯聚源所投企業情況(數據來源:中芯聚源官網、企查查)

        中芯國際旗下的中芯聚源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60億元,是中國頂級半導體CVC(企業風險投資基金)。根據中芯國際2021年年報,其收回投資的現金有393.55億元,從投資收益取得的現金為8.9億元。以下芯東西對中芯國際投資版圖的起底。本文福利: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晶圓代工環節領軍企業,成熟工藝與先進制程并舉,營收穩步擴張。推薦精品研報《中芯國際:產能為王,成熟制程收入快速提升》,可在公眾號聊天欄回復關鍵詞【芯東西257】獲取。
        01.核心團隊來自中芯國際、大唐電信中芯聚源撐起中芯系投資帝國


        本次密集上市的5家半導體IPO背后,主要為中芯聚源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通過多層持股、管理其他投資公司等方式,中芯聚源成為了青島聚源銀芯、蘇州聚源、上海聚源聚芯、蘇州聚源鑄芯等“中芯系”投資公司的中心,是中芯國際投資版圖的核心。中芯聚源作為中芯國際重要一環,核心團隊有著深厚的半導體背景。其董事長為中芯國際董事長、首席財務官高永崗,其董事、合伙人兼總裁孫玉望曾擔任大唐移動高級副總裁、聯信科技創始總裁/董事長、大唐電信執行副總裁等。而大唐電信則是如今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

        圖片

        ▲中芯聚源董事長高永崗和董事、合伙人兼總裁孫玉望

        中芯聚源的官網企業介紹如此寫道:“······公司由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龍頭企業和一支資深投資團隊發起,聯合其他股東共同設立。······公司核心團隊來自于國內集成電路、通信行業和投資領域的著名企業,團隊成員擁有多年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管理和專業投資經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芯聚源并不直接對半導體公司進行投資,而是通過層層控制的“中芯系”公司進行投資。以中芯晶圓股權投資(寧波)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是經中芯集電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晶圓股權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多層,由中芯國際間接100%控股的投資公司。對青島聚源銀芯、蘇州聚源、上海聚源聚芯、蘇州聚源鑄芯等“中芯系”公司,中芯晶圓占股比例從31%-49%不等,并參與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上海物聯網二期基金的創建。

        圖片

        ▲中芯國際股權結構(圖片來源:企查查)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中芯晶圓和中芯聚源并非從屬關系,但投資界網站顯示,中芯晶圓由中芯聚源負責管理,主要投資集成電路相關產業以及相關戰略新興產業(如節能環保、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等)。在一眾“中芯系”公司的背后,中芯聚源是那個最核心的節點。
        02.投出25家A股上市公司設計、材料、設備龍頭在列


        此前,芯東西曾采訪過中芯聚源的管理合伙人張煥麟,他提到中芯聚源聚焦于半導體產業,投資版圖覆蓋半導體材料、裝備、芯片設計、EDA與IP等細分領域。據芯東西不完全統計,中芯聚源所投公司超過137家,其中25家于A股上市。

        圖片

        ▲“中芯系”半導體投資版圖

        按領域劃分,中芯聚源投資最多的是各類芯片設計公司,共有75家,包括瀾起科技、韋爾半導體、納芯微、格科微、敏芯股份等國產細分龍頭,也有探境科技、壁仞科技等AI芯片創企。中芯聚源投資的芯片設計公司共有12家在A股上市,分別為瀾起科技、韋爾半導體、博通集成、芯海科技、峰岹科技、力芯微、納芯微、東芯半導體、芯朋微、英集芯、格科微、東微半導體,涉及領域有數據互連芯片、電機驅動芯片、醫療芯片、觸控顯示芯片、信號鏈芯片、TWS芯片、AI芯片和電池管理芯片等。其中,韋爾股份成立于2007年,是豪威集團旗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其年出貨量達135億顆,是傳感器、模擬方案、觸屏與顯示方案等領域的國產龍頭。2017年5月,韋爾股份在上交所上市,上市當天股價為9.5元/股。截至今天5月17日收盤,韋爾股份股價為162.79元/股,總市值1427.52億元。瀾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是數據處理及互連芯片領域的國產龍頭。截至5月17日收盤,瀾起科技股價為59.46元/股,總市值達673億元。瀾起科技于2019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上市當天收盤價74.32元/股。截至今天5月17日收盤,瀾起科技股價為63.14元/股,總市值715.27億元。格科微創立于2003年,是國產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以2020年出貨量口徑統計,格科微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9.7%,在全球市場的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中排名第一。格科微于2021年8月上市,當日收盤價為35.25元/股。今日收盤后,格科微單股價格為18元,總市值449.80億元。

        圖片

        ▲“中芯系”所投芯片設計公司情況

        上游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也是中芯聚源聚焦的關鍵領域。中芯聚源投資的137家企業中,共有21家材料供應商和19家設備供應商。在材料領域,中芯聚源投資有中環股份、滬硅產業、凱德石英、晶瑞股份、帝科股份、安集科技6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滬硅產業是國產硅晶圓龍頭,其旗下有上海新昇、上海新傲等企業。上海新昇是國內最早一批能夠生產300mm硅晶圓的廠商;上海新傲則是全球較少具備SOI硅晶圓生產能力的企業。滬硅產業2020年4月上市,其發行價格為3.89元/股,當日收盤價10.91元/股。截至今日收盤,滬硅產業股價為22.71元/股,總市值617.78億元。

        圖片

        ▲“中芯系”所投半導體材料公司情況

        在半導體設備上,中芯聚源投資有拓荊科技、芯碁微裝兩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拓荊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國產薄膜沉積設備龍頭,其產品已廣泛應用于14nm及以上制程晶圓廠產線。中芯國際不僅是拓荊科技首個量產機臺的首位客戶,之后更一直是拓荊科技的大客戶。拓荊科技于今年4月20日于科創板上市,其是發行價71.88元/股,上市當天收盤價為92.30元/股。今日A股收盤后,其股價為138.17元/股,總市值174.76億元。芯碁微裝于2015年6月成立于合肥,主要從事以微納直寫光刻為技術核心的直接成像設備及直寫光刻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是“國產光刻第一股”。芯碁微裝去年4月在科創板上市,其發行價為15.23元/股,上市當天收盤價為44.10元/股。今日芯碁微裝收盤價為47.17元/股,總市值為56.98億元。此外,國內唯一的12英寸CMP(化學機械拋光)設備供應商華海清科背后也有著“中芯系”的投資,其去年6月通過科創板上市會議,此后很有可能將登陸科創板。

        圖片

        ▲“中芯系”所投半導體設備公司情況

        在EDA和IP領域,“中芯系”投資有芯華章、銳成芯微、芯和半導體、行芯科技等公司。芯華章成立于2020年3月,是國產EDA生力軍,在全球有近300名員工。去年11月,芯華章推出了4款自研EDA產品,針對數字驗證領域實現了多工具協同,能夠提高芯片整體驗證效率。

        圖片

        ▲芯華章四款EDA產品


        03.2021年投資收益29億元戰略融資占比30%


        作為最早的半導體CVC之一,中芯聚源的團隊幾乎都出身于半導體行業,專注于半導體領域投資,一般不涉及其他行業。對于中國半導體投資,張煥麟在2020年智東西AI芯片峰會上談道:“這幾年,半導體行業遇到了發展機遇,從集成電路產業來講,也是到了整個產業向中國轉移的時候。”他也強調,芯片創企不光是要做芯片,還要做生態。對于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其團隊大多來自于大的集團公司和系統公司,不缺乏產品方向和市場。但是對創企來說,需要自己摸準市場的方向,甚至要自己摸索產品推廣的方式和客戶的需求,并且從芯片設計到落地產品,還有較長的距離。這一方面,中芯聚源的官網寫道:“……(中芯聚源將)加速國內產業的整合和企業質量提升,持續改善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系統。”從中芯聚源所投資的137家企業來看,其并沒有局限于某個最火熱的賽道,而是在半導體材料、設備、芯片設計、封測等各個領域進行了投資布局。雖然在芯片設計領域所投企業最多,但中芯聚源的投資遍布于通用GPU、信號鏈、顯示驅動、射頻、MCU、網絡通信、物聯網、存儲、功率半導體、光電芯片乃至光量子芯片等各個領域,既有比較成熟、國產供應存在限制的環節,也有各國均處同一起跑線的新興賽道。此外,在半導體材料和封測領域,中芯聚源也進行了普遍的投資,對很多國產材料和設備廠商進行了投資。

        圖片

        ▲中芯聚源投資的芯碁微裝

        對于投資的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有著風險投資和戰略融資兩種選擇。一般來說,風險投資是以盈利為目的,在投資時會做好退出機制,期待資本的高回報;戰略投資則偏向長期合作,謀求長遠的合作關系和利益,重點在于業務自身的發展。中芯聚源的戰略投資是其重要一環。針對投資熱,張煥麟曾談道,半導體產業發展光靠資金堆砌是不行的,行業真正缺的是時間,資本方和創業者都要給自己一些耐心。創企不需要將“彎道超車”每天掛在嘴邊,但要將產品做精做強,才能和別人交換價值,形成可持續發展,進而擁有行業影響力。企查查數據顯示,中芯聚源投資占比較高的是戰略融資、A輪融資和B輪融資,融資事件數量占比分別為30.36%(34起)、21.43%(24起)和16.07%(18起)。

        圖片

        ▲中芯聚源投資輪次分布(圖片來源:企查查)

        重視戰略投資的同時,中芯聚源也沒有“賠本賺吆喝”。2021年中芯國際投資收益超過29億元,收回投資的現金有393億元。作為中芯國際的投資核心,中芯聚源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在2020年,中芯國際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316.29億元,其收回投資的現金有314.51億元,兩者十分接近。

        圖片

        ▲中芯國際2021年合并現金流量表

        從產業鏈角度來說,“中芯系”公司參與了數十家產業基金的創建,對整個半導體產業起到了支撐。而通過中芯聚源等平臺,中芯國際投資了銀河微電、芯碁微裝、東芯半導體、華海清科、力芯微、格科微、唯捷創芯、英集芯、思特威、拓荊科技、納芯微、東微半導體、峰岹科技、好達電子、東芯股份、江波龍電子等各個細分領域的賽道龍頭,加速了半導體供應鏈的國產化。
        04.結語:補足制程短板投資熱潮加速國產供應鏈發展


        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晶圓制造龍頭,是整個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環節,受到了國產半導體產業和投資者的關注。正如中芯聚源張煥麟所說,生態是半導體企業的關鍵。中芯國際和臺積電、三星等公司的制程差距,并非單純的技術、工藝問題,而是國產半導體供應鏈在材料、設備、EDA軟件等各個環節和國際龍頭之間的差距。自2021年以來,“國產CPU第一股”、“國產光刻機第一股”、“國產基帶第一股”等陸續登陸科創板,其背后大多有中芯聚源、小米長江、華為哈勃等產業界投資公司參與,側面體現了中芯國際、小米、華為等行業巨頭對國產供應鏈成長的看重。同時,隨著這些基金的投資與參與,EDA、AI芯片設計、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已經出現了創業熱潮。這一個月收獲6家IPO后,中芯國際不僅能獲得不菲的投資收益,更能與國產半導體供應鏈共同發展,補足供應短板并擴大下游市場。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c語言相關文章:c語言教程




        關鍵詞: 中芯國際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茶陵县| 涡阳县| 长春市| 波密县| 古浪县| 永济市| 永登县| 子洲县| 台山市| 五大连池市| 沈丘县| 阜阳市| 两当县| 夏邑县| 浮山县| 荆州市| 广宗县| 新野县| 廊坊市| 南澳县| 疏附县| 金坛市| 隆子县| 汽车| 江源县| 周宁县| 虞城县| 曲阜市| 工布江达县| 彩票| 时尚| 察哈| 宜兰县| 泽州县| 育儿| 正安县| 年辖:市辖区| 陵水| 湖北省|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