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顆Starlink衛星被毀!SpaceX遭遇嚴重地磁風暴,損失或超5000萬美元
近日,SpaceX 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事故,其不久前****的 40 顆 Starlink 衛星因一場太陽耀斑輻射而掀起的地磁風暴被毀。
據了解,這些衛星是該公司 Starlink 互聯網通信網絡的一部分。當前,Starlink 互聯網通信網絡中還在運行的衛星有 1469 顆,包括 272 顆正駛入運行軌道的衛星。
來自美國天文學研究機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表示,“這起事件標志著由單一地磁事件引起的最大衛星集體損失?!?br />
當地時間 2 月 3 日,SpaceX 使用獵鷹 9 號(Falcon 9)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 LC-39A ****場向近地軌道****了 49 顆 Starlink 衛星。
據悉,獵鷹 9 號火箭將這些衛星分別****到了各自的預定軌道上,并讓它們都處于受控飛行狀態,其近地點(Perigee)與地球大概相隔 130 英里(210 公里)左右。
SpaceX 表示,其一般會把衛星安排在高度較低的軌道,從而便于在初始檢查階段檢測到故障時讓衛星更快速安全地回落到地球,并在進入大氣層時消亡?!斑@意味著不會產生軌道碎片(Orbit Debris),也不會產生衛星部件撞擊地面。”
事實上,對 SpaceX 來說,這個做法需要在低軌道部署更多功能強大的衛星,付出的成本也是高昂的,但這是保持可持續太空環境的正確做法。
不幸的是,SpaceX 所部署的 49 顆 Starlink 衛星在幾天后遭遇了嚴重的地磁風暴。這場地磁風暴使得大氣溫度上升,衛星所處低軌道的空氣密度因此而大大升高。
SpaceX 稱,“機載 GPS 表明,風暴的升級速度和嚴重程度導致大氣阻力比以往****時高出 50%?!?br />
當時,負責 Starlink 的專業人員迅速安排其衛星轉至“安全模式”,讓它們在風暴中沿邊進行側飛,以避免遭遇更多的阻力,從而躲過風暴的傷害,并同美國太空部隊(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及 LeoLabs 公司保持聯系,以通過地面雷達探測衛星情況。
據了解,LeoLabs 是一家從屬于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的美國科技公司,致力于幫助減少太空中的近地軌道碰撞事故。
然而,在低軌道逐漸增加的阻力作用下,這些衛星被困在安全模式,不能進行軌道上升機動,致使 40 顆衛星重返或已經重返大氣層。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脫軌衛星不會和其他衛星發生碰撞事件,它們在重返大氣層時即消亡。
對此,SpaceX 表示,“Starlink 團隊為確保系統處于在軌碎片緩減的前沿,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事實上,這場給 SpaceX 帶來巨大損失的地磁風暴并非毫無預警。
1 月 29 日,美國太空天氣預測中心檢測到了"全光暈日冕物質拋射"的太陽耀斑活動,并對外發出警報,表示其帶來的物質和能量最早可能在 2 月 1 日抵達地球,而由此產生的地磁風暴可能會持續到 2 月 3 日。
麥克道爾稱,"據我所知,這是前所未有的由大氣密度增加引起的第一次質量衛星故障,而不是帶電粒子和電磁輻射本身的轟擊?!?br />
他認為,這起事件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到底是 Starlink 衛星的極限被這次地磁風暴所引起的巨大軌道阻力打破,還是 SpaceX 誤以為其有能力應對如此高的太空阻力。
對于以上的問題,SpaceX 現在還沒有作出進一步回復。不過從其發布的公告來看,他們應該沒有預料到要應對如此高的大氣阻力,似乎也并沒有關注到太空天氣預報發出的警報。
目前,SpaceX 還沒有向外披露 Starlink 衛星及獵鷹 9 號火箭****的具體成本。據估計,SpaceX 此次所失去的衛星可能會造成 5000 萬美元以上的經濟損失。
此前,該公司表示,當 SpaceX 重復使用獵鷹 9 號火箭時,每次****的成本約在 2800 萬到 3000 萬美元。
而對于 Starlink 衛星,該公司的領導層曾透露,將每艘航天器的的成本估為 100 萬美元也遠遠不夠。那么以這一估值的一半來看,即使每顆衛星只值 50 萬美元,40 顆衛星大約也要耗費 2000 萬美元左右。
雖然此前,SpaceX 曾在一次任務中讓一兩顆 Starlink 衛星脫離軌道,但失去****任務中的大部分衛星還是前所未聞的事情。
麥克道爾也表示,自 2020 年年中以來,Starlink 衛星出現的故障相對較少。從其衛星****的整體背景來看,SpaceX 是相當成功的。
因此,他認為,此次損失 40 顆衛星對 SpaceX 來說影響重大,且無論與其之前遭遇的哪一件事情相比,這次事故都堪稱巨大的損失。
-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