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激光雷達“上車”獲強力背書:英偉達一個月結盟四家制造商,馬斯克看錯了嗎?

        激光雷達“上車”獲強力背書:英偉達一個月結盟四家制造商,馬斯克看錯了嗎?

        發布人:科創板日報 時間:2021-12-1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馬斯克曾將激光雷達貶得“一文不值”:“激光雷達價格昂貴,丑陋且不必要”“誰用激光雷達誰就是傻子”。

        攝像頭和激光雷達,誰才是自動駕駛之眼?兩個陣營向來有各自的擁躉,不過從最近的行業動向來看,后者的呼聲似乎更高。

        今日(12月16日),國產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宣布與英偉達NVIDIA達成合作,英偉達將在其NVIDIA DRIVE平臺使用禾賽的Pandar 128激光雷達作為其自動駕駛開發系統的真值傳感器。

        英偉達近年來致力于成為自動駕駛全棧供應商,它不僅提供車載芯片硬件,還具備極為豐富的軟件生態。由于芯片算力強勁,開發驗證工具鏈完善,英偉達深受當前汽車業內智能汽車的先鋒們歡迎,特斯拉、大眾、奧迪、奔馳、蔚來等新老造車勢力均是英偉達的合作伙伴。在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計算平臺》報告中,論綜合實力,NVIDIA在自動駕駛汽車平臺領域位列榜首。

        其DRIVE開發平臺能夠為自動駕駛提供全套開發工具鏈,感知端硬件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偏愛激光雷達。據不完全統計,11月中旬以來,激光雷達供應商Luminar、Ouster、AEye相繼宣布成為英偉達的合作伙伴。

        《科創板日報》進一步梳理發現,截至發稿,英偉達的傳感器生態系統中,共有37個合作伙伴,其中近四成為激光雷達制造商,不乏Velodyne、Valeo這類佼佼者,禾賽科技是首家打入其中的中國公司。

        車廠開啟裝備競賽+價格下探 激光雷達處于規模商用前夜

        激光雷達成本過高一直是其大規模“上車”的門檻,正因為如此,嚴控成本的特斯拉一直以來都堅持純視覺技術路線,試圖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視覺算法相結合,打造出與激光雷達探測能力匹敵的低成本感知方案。馬斯克曾經將激光雷達貶得“一文不值”:“激光雷達價格昂貴,丑陋且不必要”“誰用激光雷達誰就是傻子”。

        如今,英偉達已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激光雷達的看好。華為、小鵬、蔚來等也認為,激光雷達是比視覺算法更好的技術,選擇將激光雷達于其它傳感器搭配使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已經量產或計劃量產的激光雷達車型達數十家:沙龍機甲龍搭載4顆華為96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威馬M7搭載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固態激光雷達;阿維塔11搭載3顆華為激光雷達;哪吒S搭載3顆固態激光雷達;小鵬G9搭載2顆激光雷達;非凡R7搭載1顆激光雷達。

        另一方面,到2021年,固態、半固態激光雷達技術迅速發展,激光雷達成本有望迅速降低。華為去年便公布了自研的量產激光雷達,按照年產10萬套/線推進產線,價格可控制在200美元左右。賽瞳科技CEO裴軍本周受訪時更是放出“豪言”:“我們近程激光雷達的成本目標,是降到100美元以下。” 三星7月也曾傳出正在研發激光雷達,預計2026年商業化落地,價格更是不到300人民幣。

        此前已有多家機構分析師發文表示,激光雷達性能優勢+價格下探+下游需求迫切,三因素共振推進激光雷達成為配套汽車量產主流方案,當前激光雷達處于規模商用前夜,行業有望在2021年迎來加速發展。

        另據Yole預測,到2025年中國乘用車領域激光雷達市場空間將達378.8億元,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場將達1082.2億,中國市場占全球比重較高,有望達35%。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pa相關文章:pa是什么


        熱保護器相關文章:熱保護器原理


        關鍵詞: 智能汽車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左贡县| 梅河口市| 南充市| 墨脱县| 龙井市| 射阳县| 大兴区| 防城港市| 铜陵市| 扶绥县| 三河市| 建阳市| 普宁市| 乳源| 平陆县| 卢氏县| 利川市| 江陵县| 邵阳县| 衡水市| 长治县| 循化| 武乡县| 沙湾县| 西宁市| 易门县| 乐至县| 武冈市| 利川市| 岢岚县| 景宁| 襄城县| 遵化市| 麻城市| 商洛市| 农安县| 南溪县| 阿拉善盟| 防城港市|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