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仁科水雨情監測系統,高效助力防汛減災
近年來,受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自然環境漸趨惡劣,再加上我國地理環境復雜多樣,氣候多變,使得我國自然災害特別是氣象水文事件多發。

降雨是引發洪水災害、山體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而水庫與河道是防洪的重要屏障,若遇到洪澇情況,水庫、河道的水位上漲,也會超出自身的調節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水雨情的實時監測系統,通過監測水庫、河道中的水位、降水量及時告警,為防洪抗旱提供數據支持。
科技的創新與數字賦能,是提高水旱災害防御水平的有效途徑。為了科學有效的應對自然環境變化、地質災害、洪水災害,建大仁科自主研發一套水雨情監測系統。該系統由數據采集系統、太陽能供電系統、全天候防護箱、氣象觀測支架、視頻監控系統、環境監控平臺組成。通過部署水雨情數據采集終端,實現數據智能化采集和一體化上傳,搭配后端環境監控平臺,健全防汛減災監測系統,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布告警信息,為其安全穩定運行提供綜合全面的保障。

其中,水位監測與雨量監測是水雨情監測系統中的關鍵部分,通過對水位、總雨量、瞬時雨量、日雨量、當前雨量等數據的獲取、分析、研究,及時為防汛、防旱和水資源綜合管理提供服務。除此之外,還支持搭配空氣溫度、空氣濕度、風速、風向、光照度、二氧化碳、PM2.5、PM10等多種環境監測終端。

整套系統可采用太陽能供電方式,配合大容量鉛蓄電池,可在陰雨天連續工作七天,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支持無線4G信號上傳方式,靈活構建系統,有效降低系統整體成本,提高系統可靠性,適用于多種野外環境,施工簡單、安裝便捷、無需布線,有效解決野外無電無網線等施工問題,該系統設計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滿足聯網共享的需求。廣泛適用于水文部門對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參數進行實時監測。
系統功能:
1、遠程監測:水雨情監測系統可以遠程實時查看當前環境中的溫度、濕度、雨量、水位、水溫、光照度、風速、風向等監測數據及現場設備運行狀態。
2、實時監控:攝像頭拍下的視頻畫面通過視頻字符疊加器同步數據到環境監控平臺,通過視頻監控可以實時監測當前水位、降雨量情況以及當前環境信息,方便遠程調控。
3、超限告警:當監測到的任意數據超出管理員設置的上限限值,平臺會以****、電話、郵件等形式向管理人員發送告警信息。
4、歷史數據查詢與分析:水雨情監測系統支持查詢轄區內一個或多個水雨情監測站點的歷史數據。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站點、時間范圍和數據類型(小時數據、日數據、月數據、季數據)進行查詢,支持數據對比分析,導出PDF與Excel格式的歷史數據報表。
5、數據儲存:在數據采集系統中采用氣象監控主機,內置數據存儲,可存儲52萬條記錄,通信故障時,設備自動存儲,通信恢復后可將存儲數據上傳。
6、多種終端查看:該系統支持電腦PC端、手機客戶端等多種方式隨時隨地查看數據。
7、大屏可視化:集中滾動顯示各監測點的環境監測數據,實時展現水位、降雨量等要素的動態曲線,數據清晰、直觀,便于管理人員進行系統查看。
如今,人工標尺測量方式徹底成為過去式,智能化的水雨情監測系統在測量精準度、維護成本和人員安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完善,為管理部門對當地水雨情的集中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