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緊急!印度政府突然玩陰的:“扣押”大量中國電子元器件!華強北小伙們很受傷...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對于中國制造的抵制,是從官方到民間的,現在已經有印度官員表示,印度計劃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約300種產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并提高進口關稅。
自加勒萬河谷沖突事件后,印度國內“反中”情緒水漲船高,掀起了一波抵制中國制造的輿論潮。
24日,路透社爆料印度政府玩起了“暗箱操作”,“扣押”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導致大量中國制造的電子元件等商品積壓在印度港口,印度媒體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周三(24日),英國路透社從兩位消息人士處得知,蘋果、思科、戴爾和福特汽車的產品也在受到影響的產品之列。另有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在印度的代工制造商富士康的電子元件也受到了“牽連”。路透社稱印度主要港口的海關官員要求提供額外的清關材料。
這些操作對于中國電子貿易而言,不是好消息,深圳華強北很多做印度芯片貿易的小伙伴們或被敲悶棍。
點擊看:IC產業就是 India and Chinese ? 因為印度,中國已經沒了退路
路透社報道
印度最大的財經媒體之一《今日商業》(Business Today,下稱:BT)雜志證實了這一消息。
BT也稱,“印度政府沒有給出明確的消息”,但是印度商界人士傳達出的消息很清楚——不要接收從中國來的任何貨物,等待進一步通知。
BT從他們那里得到的理由簡直是“欲蓋彌彰”——不是邊境沖突,而是新冠疫情在中國的第二波暴發。
中國是世界最早成功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之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雖然防控形勢依然復雜,不能掉以輕心,但是北京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直接關聯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且觀察者網查閱企業資料得知,蘋果的生產廠位于深圳、上海、成都、鄭州和太原;戴爾在廈門;福特則在重慶、杭州和哈爾濱。
據BT報道,目前這批產品等待“風險評估”或情報部門的介入。此外,海關據說還向印度的港口、機場和貨運官員發出內部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扣押中國的集裝箱。
印度政府的這波操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BT表示,“許多企業感到困擾”,特別是許多電子零部件的延誤會影響印度的商品出口。有利益相關者表示,如果官方繼續扣留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很可能造成港口阻塞以及大規模的貨運延期。
代表美企的游說集團美印戰略伙伴論壇(USISPF)對路透社表示,“(印度)官方突然停止了對來自中國(也許也有其他地方)集裝箱的清關,這會向追求穩定性與透明性的外國投資者發出一個不好的信號?!?/span>
民族情緒高漲的印度近期頻出“令人咋舌”的“神操作”。
1、印度出臺“移出中國”APP,最后發生手機是中國制造今年5月份,印度這款意在移除手機里中國APP的軟件,僅僅10天下載量就超過100萬次。就在很多人歡呼勝利的同時,這才反應過來,糟糕,手機也是中國制造,手機可真舍不得砸。
2、“抵制中國”宣傳語的帽子,標簽顯示為中國制造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抵制中國”這個舉動,在印度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他們的生活處處充滿了中國制造,無非是選擇正面收割還是反面收割而已。
3、印度開國領袖帕特爾,天天被印度人朝拜的中國制造當印度人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或許忘記了,國內那尊有著“團結雕像”的開國領袖帕特爾,其實也是沒能逃出中國的技術支持,這真是讓人頭大。
中印邊境沖突印方“越線”挑釁反傷亡20官兵后,全國上下反中情緒更加高漲,有人當街砸毀中國制造的電視機。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支持此舉的印度網民也在呼吁更多人抵制中國制造的產品,甚至叫囂要以此削弱中國的經濟增長。
但是印度人“用錢包投****”卻很誠實:據印媒6月20日報道,中國的手機于18日在印度版亞馬遜網站開售后,在幾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
對此,《印度斯坦時報》網站6月22日發表題為《“抵制中國”的戰略真的有用嗎?》的文章稱,印度有人發出呼吁抵制中國商品的論調,這是很不成熟的,這需要印度在國內或國際上找到此類進口的替代來源。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
19年,印度從中國大陸的進口額達700億美元,手機等數碼產品、能源、機械設備等領域,印度高度依賴中國。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