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春節假期及傳統淡季影響,1、2月中小尺寸面板需求仍然處在低谷,但伴隨疫情放開后的消費回暖,手機品牌廠庫存去化,大尺寸面板價格反彈緩解了手機面板的跌價壓力,3月也看到需求有所回升,CINNO Research預期,手機面板價格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底止跌回穩。LCD面板來看,由于高世代生產線采取了壓低產能利用率的措施來緩解供過于求的壓力,促使電視面板價格止跌反彈,一定程度緩解了手機面板的填產壓力。但上半年是傳統淡季,整體市場需求偏弱,短期內手機面板價格仍承壓,3月a-Si/LTPS面板繼續以每月0.4美元
- 關鍵字:
手機 面板
- 過去幾個季度隨著面板價格的滑落,在面板廠施壓下驅動IC單價來到相對低點,但晶圓代工價格近期并未有大幅度降價,代工價格也趨于穩定。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目前多數的晶圓廠仍用折扣或是免費晶圓的方式提供小幅度的投片折價,并無意愿調整牌價,此舉即是預期2023下半年的投片需求將會復蘇。同時,自2023年第一季以來,大尺寸面板驅動IC再降價的空間受限,主要是晶圓代工價格不易回到疫情前水平所致,預估今年第二季面板驅動IC單價將持平,或小幅季減約1~3%。TrendForce集邦咨詢進一步表示,面板驅
- 關鍵字:
面板 驅動IC TrendForce
- 市調單位指出,第一季為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備貨淡季,但在經歷去年下半年大踩煞車去庫存之后,品牌備貨需求回穩。而隨著面板價格步入歷史低谷,面板廠第一季持續積極控制產能利用率,市場供需平衡,預期1、2月大尺寸面板價格持平。面板廠啟動最大幅度減產。隨著供需雙方的相向調整,電視產業供應鏈庫存逐步趨于健康。群智咨詢表示,2023年第一季全球電視面板市場供需比(以面積計算)為5.1%,供需走向平衡,預計1月~2月LCD電視面板價格維持穩定。32吋面板備貨需求降溫、伴隨面板廠減產,預計1、2月面板價格持平、維持在28美元
- 關鍵字:
面板 電視
- 作為國產面板一哥甚至全球LCD面板的老大,京東方日前傳出也要在越南投資建廠的消息。消息人士指出,京東方計劃投入大筆資金在越南建造兩家工廠,投資總額可能高達4億美元, 主要向韓國三星和LG電子供應電視屏幕。京東方正在就租賃越南北部的上百公頃土地進行談判,以擴建其在越南南部規模相對較小的工廠。針對這一傳聞,上證報采訪了京東方董秘辦,后者表示,“現在沒辦法回應?!?/li>
- 關鍵字:
京東方 越南 面板 OLED
- 據海外媒體報道,近日一份行業調研報告中顯示,蘋果iPhone14系列70%以上的OLED面板都是由三星方面提供。有消息人士指出,這要歸功于競爭對手LG和BOE的良品率很難達到蘋果方面的要求,幫助三星占據了iPhone 14顯示面板的”霸主“地位。分析人士指出,預計蘋果將在iPhone14上累計使用超過1.2億塊OLED面板,其中三星OLED面板的供貨量將達到8000萬。LG方面預計出貨量將達到2000萬左右,而BOE京東方的出貨量將達到600萬上下。目前,三星為蘋果iPhone 14的四款機型提
- 關鍵字:
iPhone14 三星 面板
- 市調單位指出,10月筆電面板出貨量1,350萬片,月減16.1%、年減45.0%,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出貨同期新低。而今年第四季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整體供應鏈高庫存影響,筆電面板出貨將持續低迷,預估出貨量約4,170萬片,季減10.8%、年減45.9%。TrendForce表示,由于品牌在2020年疫情初因終端需求爆發而導致面板大缺貨,后續即使面板供應量提升,品牌仍因擔憂相關零部件缺貨而持續購入面板,致使庫存持續攀升,因此在疫情紅利退潮與缺貨問題逐漸獲得改善之后,伴隨而來的是過去罕見庫存調整強度。據
- 關鍵字:
筆電 面板
- 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咨詢今日發布報告稱,2022 年 10 月筆電面板出貨量 1350 萬片,環比減少 16.1%,同比減少 45.0%,創下自 2011 年以來的出貨同期新低。▲ 圖源:TrendForce 集邦咨詢報告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整體供應鏈高庫存影響,筆電面板出貨將持續低迷,預估出貨量約 4170 萬片,環比減少 10.8%,同比減少 45.9%。據統計,2021 年第三季起筆電面板供需比約 18%,
- 關鍵字:
筆記本電腦 面板
- 經歷生產計劃推遲的LG顯示經過技術補充程序后,已經獲得了蘋果的最終批準,在上月底就已開始供應iPhone 14 Pro Max所需的LTPO OLED面板,由三星顯示壟斷的iPhone Pro系列面板供應有望重新變為多方供應。
- 關鍵字:
LG iPhone 14 面板 三星
- rendForce:2023年集邦拓墣科技產業大預測重點節錄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公告「2023年集邦拓墣科技產業大預測」,精彩內容節錄如下:庫存亂象沖擊,晶圓代工制程多元布局成關鍵隨著各國邊境陸續解封,物流阻塞紓解,缺貨潮下大量采購的終端整機、零部件陸續到倉;然而,疫情紅利消散,加上全球高通脹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力道減弱,導致供應鏈庫存急遽攀升難以消化,客戶砍單風浪迅速蔓延至晶圓代工廠。面對客戶大動作修正晶圓投片訂單,晶圓代工廠紛紛放緩擴產/廠進度,同時積極調整產品組合至汽車、
- 關鍵字:
集邦拓墣 TrendForce 集邦咨詢 晶圓代工 面板
- TrendForce最新的面板價格報告指出,電視面板價格在經過連續五季下滑后,預計10月將有望止跌,甚至部分尺寸有機會調漲。而IT面板無論是筆電面板以及液晶監視器面板的價格跌幅也都陸續開始出現收斂的跡象,整體大尺寸面板價格正朝落底止跌方向發展。TrendForce指出,伴隨著面板廠積極的執行減產計劃,電視庫存也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壓力逐漸減緩。在此同時,年底促銷旺季的到來,也稍稍刺激了需求的增強,特別是中國品牌對雙十一促銷仍寄予厚望,陸續開始增加備貨動能。在嚴控稼動率以及需求稍轉強的條件下,已接近材
- 關鍵字:
TrendForce 面板
- 據TheElec報道,LG顯示其用于iPhone 14 Pro Max的LTPO(低溫多晶氧化物) OLED面板,正處于蘋果公司審查的最后階段。這家韓國顯示器制造商是否會贏得這筆交易,將在兩周左右的時間內決定。這是LG顯示首次嘗試將其LTPO薄膜晶體管(TFT)OLED商業化。蘋果本月新推出的iPhone 14系列手機中,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這兩款高端版,采用的是LTPO OLED面板,而標準機型和Plus機型則使用LTPS(低溫多晶硅)面板,與LTPO OLED
- 關鍵字:
LG iPhone LTPO OLED 面板
- 根據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廠投產調研數據,2022年5月LCD面板廠平均稼動率為84.9%,比4月下滑3.5個百分點。由于市場需求疲弱,面板價格大跌,預估6月LCD面板產線稼動率將進一步下滑約8個百分點,平均稼動率約76%,將創2020年疫情以來的新低,而投產面積降幅相比5月超過10%。由于終端市場需求疲軟,顯示面板供過于求,各應用別面板價格持續下跌,面板廠迫于跌價與庫存壓力需調整產線稼動率來應對市場變化。5月TFT LCD面板產線稼動率下滑至84.9%,但從投產面積來看,5月相比4月僅有1
- 關鍵字:
LCD 面板 稼動率
- 面板廠5月營收出爐,走出華東地區封控管理的低潮,友達5月合并營收回到219.71億元,相比前一個月增加8.6%。但在面板跌價沖擊之下,面板雙虎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群創5月營收跌破200億元大關、僅約180億元,月減12.6%、年減42.6%,寫下近26個月以來的單月低點。友達主要模塊生產基地之一蘇州廠和位在昆山的LTPS面板廠,先前受到華東地區封控管理的影響,造成4月出貨減少。隨著封控管理松綁,5月營收回升,5月自結合并營收為219.71億元,較上月增加8.6%,較去年同期減少31.6%。5月份面板
- 關鍵字:
群創 友達? 面板
- 近日,CINNO Research公布了2021年中國大陸面板廠電源管理芯片采購金額排名,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創北方”)PMIC芯片以21.1%的市占率位列第一。圖1 2021年中國大陸面板廠電源管理芯片供應商市場排名,來源:CINNO ResearchPMIC是管理電子設備電能供應的心臟,占據模擬芯片半壁江山。集創北方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得益于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持續研發創新。經過10多年的努力,集創北方在LCD面板顯示電源管理芯片領域開發了一系列偏置電源管理芯片、運算放大器、電平轉
- 關鍵字:
PMIC 面板
- 據報道,三星顯示正在開發更薄的QD-OLED面板。消息人士稱,新面板或將減少玻璃基板的使用量,從之前的兩層減少到一層,從而讓面板厚度大大減少。如果新面板研發成功,也可實現卷曲屏設計。三星顯示在去年年底開始生產其第一款商用版QD-OLED面板,前文提到的兩層玻璃基板主要用于薄膜晶體管和QD顏色轉換層。而全新的面板將去除頂部的QD顏色轉換層玻璃基板,從而節省材料成本并簡化面板的生產過程。據消息人士稱,業界普遍認為三星顯示的QD-OLED面板生產過程要比LG Display的OLED面板生產過程更復雜,這可能也
- 關鍵字:
三星 QD-OLED 面板 卷曲屏
面板介紹
在現代的電子信息產業中,面板這個詞被廣泛用到。英語的翻譯叫:Panel。它可以指代LCD面板,PCB面板等等。在這里,它的意思就可以表示集成了大量元器件的板塊。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