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每個計算機系統都可以在引擎蓋下切割它。如今,數十個電子控制單元 (ECU) 可以分布在現代車輛周圍。每個單元通常只需要足夠的計算能力來完成從車身控制到動力總成等領域的單個任務。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計算機模塊必須能夠不間斷地運行安全關鍵作。這意味著要利用緊湊、實時的汽車級微控制器 (MCU)。Arm 的?Cortex-R 系列實時 CPU 內核采用與物聯網設備到高端智能手機相同的節能架構,正在成為現代汽車的主要構建模塊之一。許多最大的?Arm?Cortex-M MCU 供應商
關鍵字:
Arm Cortex-R 汽車級
AI應用正從云端逐漸向邊緣和終端設備擴展。 微控制器(MCU)作為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正在經歷一場由AI驅動的技術變革。 傳統的MCU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硬件設備,但在AI時代,MCU不僅需要滿足傳統應用的需求,還需具備處理AI任務的能力。滿足邊緣與終端設備的需求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是指將數據處理和計算任務從云端轉移到靠近數據源的設備上進行。 這種方式能夠減少數據傳輸的延遲,提升系統的實時性和隱私保護。 邊緣設備通常資源有限,因此需要高效且低功耗的AI處理器來支持復雜的AI任務。為了滿足邊
關鍵字:
微控制器 AI 邊緣計算 Arm
我們之前在 Raspberry Pi 4 和 5 上安裝了 Windows,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 Botspot 似乎正在嘗試在帶有 BVM(Botspot 虛擬機)的 Raspberry Pi 上運行 Windows 11。BVM 提供簡單的安裝過程,其中大部分通過終端實現自動化。終端還有一個 GUI 應用程序,使其更易于使用。Raspberry Pi 11 上的虛擬機 (VM) 中的 Windows 5 Arm 有一些注意事項。因為它是 KVM,所以與在
關鍵字:
Botspot 虛擬機 Raspberry Pi 5 Windows 11
幫助智能邊緣設備更可靠、更高效地連接、感知和推斷數據的全球領先半導體產品和軟件IP授權許可廠商Ceva公司近日宣布與Arm和SynaXG開展戰略合作以提供定制先進5G增強版本 (5G-advanced)解決方案,為無線網絡設備和衛星的5G NR處理帶來無與倫比的能效。該解決方案也為無線基礎設施市場的現有和新廠商提供了應對先進5G增強版本和邁向 6G 演進的低風險途徑。?這款定制化的高度集成解決方案采用Arm? Neoverse? N2 CPU、Ceva-PentaG-RAN平臺和SynaXG的運
關鍵字:
Ceva Arm SynaXG 5G NR處理 LEO衛星 5G增強版本 無線基礎設施
2025年2月27日,全球領先的 IP
計算平臺公司Arm舉辦媒體溝通會,并正式推出全球首個Armv9邊緣人工智能(AI)計算平臺,以全新Cortex-A320
CPU與Ethos-U85
NPU為核心,為物聯網(IoT)領域帶來顛覆性突破。該平臺專為邊緣AI場景優化,支持運行超1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LLM),比去年的基于
Cortex-M85 搭配 Ethos-U85 的平臺提升了八倍的 ML 計算性能,帶來了顯著的 AI
計算能力突破,標志著邊緣計算正式邁入“高智能、超安全、強能
關鍵字:
Arm 邊緣AI Armv9 邊緣AI計算平臺 物聯網
Arm?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rm”)今日發布與阿里巴巴淘天集團輕量級深度學習框架?MNN?的又一新合作。雙方經由?Arm KleidiAI?的集成,成功讓多模態人工智能?(AI)?工作負載通過阿里巴巴經指令調整的通義千問?Qwen2-VL-2B-Instruct?模型運行在搭載?Arm CPU?的移動設備上。該版本的通義千問模型專為端側設備的圖像理解、文本到圖像的推理,以及跨多種
關鍵字:
Arm 阿里巴巴 KleidiAI 通義千問 多模態
新聞重點:●? ?全球首個?Armv9?邊緣?AI?計算平臺以?Cortex-A320 CPU?和?Ethos-U85 NPU?為核心,專為物聯網應用優化,支持運行超?10?億參數的端側?AI?模型,已獲得包括亞馬遜云科技?(AWS)、西門子和瑞薩電子等在內的多家行業領先企業的支持?!? ?超高能效的?Arm Cortex-A3
關鍵字:
Arm Armv9 邊緣AI
Arm?控股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M,以下簡稱“Arm”)宣布其已正式推出專為?GitHub Copilot?設計的新擴展程序。GitHub Copilot?是全球部署最廣泛的人工智能?(AI)?開發者工具之一,此次推出的擴展程序能讓數百萬?Copilot?用戶更容易地訪問?Arm??架構的技術,并為開發者提供更友好的體驗。此外,此次發布亦首次為全球開發者免費提供了完整的基于?Arm&n
關鍵字:
Arm GitHub Copilot Arm架構服務器 服務器
隨著人工智能?(AI)?的演進,利用小語言模型?(SLM)?在嵌入式設備上執行?AI?工作負載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Llama、Gemma?和?Phi3?等小語言模型,憑借其出色的成本效益、高效率以及在算力受限設備上的易部署性,贏得了廣泛認可。Arm?預計這類模型的數量將在?2025?年繼續增長。Arm?技術以其高性能與低功耗的顯著優勢,為小語言模型提供了理想的運行環境,能夠有效
關鍵字:
Arm Ethos-U85 NPU 小語言模型 生成式AI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道,芯片技術供應商Arm正在開發自己的芯片,第一款芯片最早會在今年夏天亮相,并獲得Meta作為首批客戶之一。Arm 正在開發新產品,該公司將其技術及更復雜的核心設計授權客戶,讓他們可打造自己的芯片,而它們正在開發自家芯片,可能會與許多客戶競爭。據悉,Meta已簽約成為其客戶,該芯片預期將是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CPU,可針對不同客戶進行定制化,而Arm將生產外包,很可能是臺積電。 第一款Arm自研芯片最早會在今年夏天亮相。Meta今年人工智能開發的資本支出高達6
關鍵字:
Arm 自研芯片
2月14日消息,據報道,軟銀旗下Arm正加速推進從傳統授權模式向自主芯片設計和制造的重大轉型,預計最早在夏季亮相。據悉,新芯片將作為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的中央處理器(CPU)平臺,基于可定制化設計,能夠滿足包括Meta在內的多家客戶的特定需求,而生產則可能外包給臺積電等專業制造商。長期以來,Arm的商業模式圍繞著向全球科技巨頭如蘋果、谷歌、英偉達、亞馬遜、微軟、高通及英特爾等授權其指令集架構與復雜核心設計,賦能這些企業自主研發芯片。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特別是人工智能(AI)領域需求的井噴式增長
關鍵字:
arm 芯片 Meta
在 OpenVINO? 編譯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應用對于硬件平臺的需求,關閉或開指定推理后端的編譯,以達到簡化 OpenVINO? 運行庫的目的,例如?cmake -DENABLE_INTEL_GPU=OFF?便可以取消 GPU plugin 庫的編譯。除此以外 OpenVINO? 還提供了條件編譯功能,用于針對特定模型進行運行庫壓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如何在 Windows 操作系統上實現這一功能。環境安裝與配置第一步,我們需要確保已經在 Windows 上安裝了 Visual
關鍵字:
Windows 條件編譯
2 月 6 日消息,盡管高通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拿下超過 50% 的 Windows 市場份額,但最新數據顯示,其首代驍龍 X 系列芯片未能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高通今天發布了 2025 財年第一季度(2024 年 10 月至 12 月)的財務業績。高通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在美國 800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823 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高端 Windows PC 零售市場中,其市場份額占比高達10%。這一說法可謂相當驚人,因為該公司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僅占有 0.8% 的市場份額,銷量僅為 7
關鍵字:
驍龍 X 芯片 高通 高端 Windows PC
Arm?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rm”)宣布其芯粒系統架構?(CSA)?正式推出首個公開規范,進一步推動芯粒技術的標準化,并減少行業的碎片化。目前,已有超過60?家行業領先企業,如?ADTechnology、Alphawave Semi、AMI、楷登電子、云豹智能、Kalray、Rebellions、西門子和新思科技等,積極參與了?CSA?的相關工作,助力不同領域的芯片戰略制定并遵循統一的標準。Arm?基礎設施事業部副總裁&
關鍵字:
Arm 芯粒系統架構 CSA
據報道,英偉達與聯發科合作,將于今年年末推出首款專為Windows on Arm設備設計的系統級芯片(SoC),首款產品將采用臺積電(TSMC)的3nm工藝和CoWoS封裝,預計最快在5月的COMPUTEX 2025展會上搶先亮相。該芯片屬于N1系列,包括旗艦級的N1X和中端型號N1(與高通驍龍X Elite和驍龍X Plus的市場策略頗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的是,這兩款芯片均內置了Blackwell架構的GPU,將是市場上性能最強的SoC之一。換句話說,在DLSS4的加持下,它還真有可能提供超過移動版R
關鍵字:
英偉達 Windows PC ARM SoC
windows on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windows on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windows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windows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